這一兩年來自己開始演化出一套買菜的規律循環,
2/3 會在百貨公司裡的超市或直接在社區型超市購物,另外 1/3 則是不可取代的傳統市場,
真的,傳統市場商品的多樣性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任何一間超市可以勝任,
加上近年不少傳統市場陸續轉型,購物環境大幅提升,還導入方便的無現金交易模式,
更棒的是與美食小吃的結合,買菜之餘還可以填飽肚子打打牙祭,
也難怪除了像我這種日常家庭主婦,傳統市場也能吸引到週邊居民甚至是國際觀光客造訪,
對商家、對客人是你好我也好,
自己更是覺得整體素質的進步讓整個買菜煮飯的過程變得更輕鬆有趣。
輪到去傳統市場買菜時,我最常跑的市場不是南門就是士東,
去南門市場通常會順便補些南北貨,特別是湖南辣香腸,
另外還有一攤熟悉的菜販,總是喜歡順便和店家嘰嘰呱呱個幾句,
當然我去的頻率這麼低,店家也不見得認得我,
就是一種想看看常光顧的菜攤一家人是否安好,買菜之餘有種安心溫暖的感覺。
至於士東,畢竟地處外國人較多的天母士林一帶,常能在這裡買到一些香料食材,
二樓還設有不少小吃商家,當然南門也有,
只是南門市場就在捷運出口旁,交通方便也就表示觀光客爆多,
想好好在南門吃點東西越來越困難,相較之下士東市場二樓的美食區清悠許多,
中午正餐時段不用說,一定有基本的人潮,但差不多兩點左右時一整個舒適,
雖然部分店家已收工打烊,但仍有幾家還不錯吃的會再多開一兩個小時或是陸續賣到售完為止,
抓準時機來就能在菜市場裡享受清爽舒服的一餐,買菜時也相對清閒,
樓上樓下不但都有冷氣可吹,地下室停車也沒問題,完美。
方媽媽小吃店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士東市場整體的清潔度,方媽媽小吃店這攤更是顧得乾乾淨淨,
而且不單只是環境面,這種清爽不油膩的感覺似乎也帶到餐點中。
無論是湯、麵、還是黑白切,每一款吃下來最一致的心得正是清爽不油膩,
像是陽春麵,湯頭屬於比較澄清的版本,
但清爽不代表無味,淡淡柔柔地高湯滋味仍在,
有些店家的陽春麵豬大骨的味道比較重,湯麵中會加點韭菜搭配,
方媽媽的路線不太一樣,偏向清徹的湯頭選擇加入不少柔軟的葉菜類,
怎麼說呢?很適合我這種想多吃到蔬菜的客群,也正好就是會常來士東買菜的婆婆媽媽們啊。
是說我年紀還不至於歸類在婆婆媽媽那一塊,但通常吃得比較健康倒是真的,
沒料到湯麵裡早已有不少青菜,所以當時還另外加點了一份燙青菜。
當天有空心菜、豆芽、高麗菜三種,選了空心菜,
還真好吃耶,主要是夠嫩,澆了一點滷汁後更是滑溜溜的,
也幸好有加點,非常合我的意。
黑白切也不錯,很乾淨的味道,
特別推薦豬舌,像是比較有份量很均質的瘦肉塊,帶來口感上的滿足。
記得加一點辣椒,不會太辣,就是讓調味多點層次而已。
本來要點貢丸湯但已售完,改成蛋花湯也很猛,
無論誰來看都會覺得是青菜湯而不是蛋花湯吧?
那天意外吃了好多好多的蔬菜,一整個舒暢。
飽餐一頓後下樓買菜,順道在賣生麵的攤子帶了一點拉麵回家,
士東的生麵攤我也很推,除了店家態度親切,有不懂的都很樂意耐心說明,
用料實在,重點是它們家的麵煮完滑潤但又QQ的,很好吃,
每次去都會多帶一點,反正吃不完的可以冷凍備用,
絕對比超市裡販售的乾燥版本強很多,
有來士東的話,除了買菜吃飯,不妨考慮多帶點生麵條回家。
方媽媽小吃店 (第246號攤)
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100號2樓 (士東市場內)
(02) 2831-5770
士東市場官網:https://www.shi-dong.com.tw/_tw/
營業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8:00 a.m. ~ 2:30 p.m.、星期一公休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