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聽到餐廳名稱取為 Ad Astra 時總覺得好耳熟,好像在哪裡聽過的樣子?
真的是金魚腦,無論再怎麼絞盡腦汁就是想不起來,只好求救 Google 大神,
啊,原來是 2019 年時布萊德·彼特有主演一部以星際為背景的心理科幻片,
Ad Astra,中文片名《 星際救援 》,在拉丁文中有通往星辰的意思。
來自紐約的外籍主廚 Kevin Rose 引用這個字語的精髓,
在拉丁諺語中 Per aspera ad astra 的 ad astra,
整句話完整的意思為「歷經千辛萬苦後抵達星辰大海」,
在某種層面上或許是主廚對於自我的期許希望。
店址就位在晶華酒店旁,靠酒店停車場出入口那半邊的巷子上。
要進去的話別懷疑,電鈴勇敢按下去。
話說原來 Ad Astra 還是家米其林一星餐廳,明明才開業一年多,
記得餐廳剛開幕時我正好處在一個對於台北各大餐廳預約困難感到疲乏的狀態,
因此雖然有點興趣,但始終沒認真搶訂位,
沒想到一晃眼 Ad Astra 已經開業一年多,這回還是多虧友人訂位,
我想所謂的食神眷顧除了我和老大自身運氣,其它至少 50% 都是靠朋友,
這樣朋友們算在地的食神嗎?有種被美食土地公保佑的感覺。
這麼短的時間內竟拿下米其林一星!
我還是在那晚吃完飯後走出餐廳,在大門旁的展示櫃中猛然瞥見疑似紅白色調的米其林獎盃,
但得趕緊跟上朋友的腳步並未多作停留,回家想起時再次請教 Google 大神,
才發現 Ad Astra 是在《2023臺灣米其林指南》中的新進星級餐廳,
大概是近期太少花心思在注意各大預約困難店的消息,
竟然到最後才發現又吃了一顆星星,
當然得名與否是另一回事,那天切切實實享受了一頓很完整很協調的佳餚,
就本來什麼都不知道的食後心得來說,奪星的實力無庸置疑。
首先能訂到位已經不容易,還是坐四人桌品嚐完整 Chef's Menu 十四道料理,
之後十月份老大那邊好像也有一個預約困難店的晚餐,真的感謝各方友人這麼給力。
男士們選擇餐酒搭餐 (記得喝酒不開車),女生則是無酒精調飲搭餐,
另外還有一個以茶為主的無酒精搭餐選擇,
這回酒的資訊就不贅述,以我有完整喝到的無酒精調飲搭餐為主。
第一杯無酒精調飲友人戲稱上頭有發霉或像水藻般綠綠的東西,
本尊其實是蒔蘿油,飲料中其它主要香味還有小豆蔻及青花椒,
走清新草本香氣的路線還有微微的甜度,
特別是從外頭熱到不像話的溫度走進來,第一杯先來個爽朗的開場有絕對舒緩放鬆的作用。
北海道干貝塔塔 -
用可愛小巧的日本德島特產酢橘裝盛,
岔題老實說,聽到服務人員介紹酢橘時我心裡隱約知道在講哪一種柑橘類的食材,
只是在腦海中我一直不確定「酢」這個字的發音,ㄗㄨㄛˋ或者是ㄘㄨˋ搞不清楚,
再加上日文是すだち,す (su) 的音自然會和「醋」字聯想在一起,
現在確定是ㄗㄨㄛˋ,再認真聽過吃過一次相關料理後就不會忘了,
另外提供一個比較好玩的小知識,這種柑橘在成熟後香氣會減少,而且還會轉為黃色,
所以通常在市面上看到的都是最佳賞味的綠色酢橘。
用酢橘當容器,調味中當然也有用到它,
有酢橘醋、海苔、七味粉,鮭魚卵底下則是切成小丁狀的干貝,
吃之前還可以利用酢橘蓋子的部份額外擠出新鮮的酢橘汁增加香氣,
不難想像的風味,但在輕柔的酸爽度與主食材之間的平衡很棒,
干貝的鮮甜保留,並沒有被酸香或是較濃厚的鮭魚卵給蓋過去。
接下來這道是目前 Ad Astra 的定番料理,人氣非常高 -
以塞拉諾火腿、海膽、鬆餅為主要三元素,
但這裡的鬆餅和我們熟悉的鬆餅雖然方格模樣相同,但口感卻是透薄脆,一整個酥爽,
對比綿密的馬糞海膽,主要鹹香則是來自於塞拉諾火腿還有法式洋蔥白醬 soubise。
這一定好吃的啊,根本是道旨味直線拉升的料理,
整體咬到最後海膽和鬆餅會率先化散,留下塞拉諾火腿,
正好讓肉脂中細緻的鹹香在口中多逗留個五秒,
很討喜的組合,難怪這麼受到歡迎,
如果哪天換菜單時拔除了海膽鬆餅,常客們一定會唉唉叫。
比起海膽鬆餅,當天我更喜歡的其實是上頭有滿滿炸紅蘿蔔絲的鰤魚塔 -
主要原因在於海膽鬆餅算是個很安全的組合,
把幾個熱門食材拚湊在一塊兒,再透過主廚手藝精緻化,
反觀鰤魚塔竟然是選擇用通常不是這麼討喜的紅蘿蔔作搭配,
炸過後紅蘿蔔的橘紅色澤更加飽合,認真細嚐的話或許還能挑出屬於紅蘿蔔的甜度,
口感可以試想市面上的超寬條餅零食,把它拆成一絲一絲的然後厚度除以三的薄脆感,
鰤魚則是以南美洲生魚料理的風格調味,但力量再輕柔些,
補上收起的力道,主廚選擇用稻草煙燻過的奶油乳酪旁襯。
那個煙燻奶油乳酪也真的是神來一筆,似乎因為有了它柔和了墨西哥辣椒的刺激。
第二杯無酒精調飲 celery sour 芹菜沙瓦 -
如果主體大部份用芹菜汁作表現的話草味會太猛烈,
也因此有酒精版本的調酒中常會用到鳳梨作組合,
Ad Astra 無酒精調飲的詮釋則是選擇青蘋果汁,更玄的是還加了昆布高湯,
這又是另一個神來一筆,很特別的味道,屬於輕柔雅緻鹹甜風格的飲料。
餛飩上湯 -
原來剛剛鹹甜風格的無酒精調飲是對上這一道使用海陸食材的餛飩上湯,
非常無違和地相互銜接,進度到這裡已經覺得選擇無酒精調飲非常值得,
自身感受認為比起容易預測的 wine pairing,Ad Astra 的無酒精調飲很好玩,
單喝也行,搭餐更是新鮮有趣,特別推薦給想追求多點驚豔的食客們。
餛飩上湯主幹為老母雞及蝦,最底層有自製酸菜提味,
還有一個很酷的食材沙棘,一種橘黃色的小漿果,
比這個更神奇的是餛飩內餡使用鮟鱇魚肝,
每個元素分開講都很正常,能夠拚湊成型又一副很好吃的結果真的是主廚功力了得。
熊本赤貝 -
赤貝在哪?不要急,先壞心眼把最搶鏡頭的小黃瓜花一口吞下,
再從龍蒿泡泡中向下挖就會看到赤貝本尊。
第三杯無酒精調飲也是經典調酒的變化版,
主要的風味、口感和色澤呈現來自咖啡豆及通寧水,
需要搭配四道料理,所以份量滿滿一大杯 -
幸虧它確實好喝,連我平常不太飲用咖啡的人也覺得這一抹帶甜的咖啡香舒適宜人,
搭餐是一回事,單喝也很適合,像是會出現在新潮咖啡店中的特殊款飲料。
中場穿插一個比較有日本味道的料理 -
小卷,有稍微用米麴醃漬,下方搭配絲瓜與蛤蜊高湯,最後再用紫蘇花及茗荷點綴,
先撇開味道不談,單就視覺呈現而言,
這道小卷根本就是要搭最開始也是上頭浮著綠色一滴一滴的無酒精調飲啊。
美得像是一幅畫的蒸魚料理 -
餐盤一靠近,番紅花的香氣搶先進攻,不單只是番紅花,
經過服務人員說明,醬汁中還加了花雕酒,
不錯不錯,番紅花聯合花雕酒果然是強大戰力,能把大部分海鮮變得更有滋有味。
老大那份魚身正好有紅有黑非常漂亮,
相較之下光看魚身的話我那份好似純樸的鄉下小姑娘。
發現不少日本風味的食材運用,像這道除了深受日本人喜愛的喜知次香煎處理,
底下有紅椒泥、炭烤過的的榛果、白花椰菜。
一入口是很顯著焦化奶油的黏滑與香氣,但還有一個隱味白味噌,
主廚真的很會,話說這個喜知次應該是我當晚嚐到唯一一道調味最強勁的料理,
畢竟我餐後感想是清爽但不無聊,用輕柔地方式去展次食材的層次感,
唯獨喜知次,吃個幾口就有焦化奶油在搖旗吶喊的畫面出現。
掛牌魚子醬 -
待會還有另一個好玩的東西也是掛著 Ad Astra 的牌子上路,
如果這些小玩意都是主廚想出來的主意,可以推想他本人大概挺有趣的,花樣一堆。
之前已經吃到喜知次的魚肉,骨頭當然也不能浪費,熬成高湯後變身頂級茶碗蒸,
魚子醬就藏在裡頭,上方一粒一粒白白的是桌邊才撒上去的炸米粒,
靈感來自晶華軒的名菜西施泡飯,
我也好想吃晶華軒的大菜啊,不過同樣是台北預約困難店,
就算臨時有看到空位釋出大多也才兩個人的位置,很多桌菜料理都無福消受。
大菜吃不到,雖然米粒一下去的聲響氣勢和本尊西施泡飯完全不一樣,
至少還有眼前精巧的獨享變化版解個饞,我們輕柔地細嚐茶碗蒸的高雅風味。
偽裝成紅酒的第四杯無酒精調飲 -
連酒標都做的維妙維肖,仔細看有發現什麼端倪嗎?
「Appellation Nakayama Contrôlée」,中間那個 nakayama 就是指中山區的中山,
也就是 Ad Astra 所在地,真的是很會。
A5 和牛紐約客的部位,爐烤處理,搭配以香檳醋、酪梨泥 -
蔬菜滿滿的米飯料理,主要有清酒泡沫、過貓、韭菜花、香菇等,
服務人員輕描淡寫地帶過最突出的食材皮蛋,
但聽到當下有種驚喜感,非常好奇看似清香的米飯加了皮蛋會呈現何種樣貌?
結果皮蛋無違和地和各種時蔬交融在一起,
可能因為強度稍微拉高一點點的調味,像是清酒泡沫、韭菜花等,
辛香氣息比較重,皮蛋的味道自然銜接,同時也賦予圓融的口感。
另外還提供了鴨蛋香鬆粉及特製辣油 -
辣油有用到八角及茴香入味,以香氣為主,
實質的辣度刺激倒是還好,滿滿一匙淋在飯上不打緊,
雖然鴨蛋香鬆粉及特製辣油不但能增香且更重口味,
但這米飯我覺得還是單純地就照原本的模樣享用就好,讓清爽的香氣飄飄然地待在口中。
最後的無酒精調飲,大顆方形冰塊上頭還有店家的 logo -
以威士忌調酒盤尼西林為原型,無酒精的版本同樣留下了薑汁,
另一個主成份使用蘋果汁,同時間運用透過龍眼木的燻香帶出木質調性。
接下來是螞蟻人開心的時刻,滿滿的甜點緊接登場 -
第二道甜點使用我們台灣人相當熟悉的木瓜 -
應該是這個木瓜生中最華麗漂亮的時刻,
使用台南木瓜,上方有鳳梨果乾、接骨木花、菊花等,
仔細看木瓜還有稍微炙燒過的痕跡,有著非常飽和的香甜滋味。
一旁附上四季春冰淇淋及茶樹油的組合,
非常台灣風格的甜點,重點是主角木瓜和四季春茶的香氣有完整地被保留下來,
並沒有因為旁邊花枝招展的配角而被淡化或是分散焦點。
以為甜點到此為止嗎?
再上滿一整桌的小點心,屬於甜點的胃難得快要超過負荷極限。
正中間的瑪德蓮看似沒什麼殺傷力,就一般小巧可愛瑪德蓮的模樣,
焦化奶油口味,而且要趁熱沾著水梨果醬一起吃,
整個聽起來很不錯,吃起來也是滿滿現烤糕餅的香甜滋味,
誰會猜到裡頭原來還有一個隱味白味噌,
不提還真不知道,我猜應該是有賦予瑪德蓮更深沉濃厚的味道,
只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起來會以為全是焦化奶油的功勞。
其它還有法式水果軟糖、用糯米紙包的草莓焦糖,
糯米紙在口中會逐漸化掉,可以直接整個拿起來食用。
每次吃好料的都靠朋友訂位當然會不好意思,
聊天時發現對方有幾家台北熱門餐廳還沒吃過,
心想或許下次可以換我出點力認真訂位,隔天馬上 email 給店家詢問訂位事宜,
雖然預約困難,沒想到十天後收到回覆給了我兩個週末的位置二選一,
太好了,這次換我們回饋一下朋友總是能訂到好餐廳又記得帶上我和老大的義氣。
美味指數:★★★★☆
服務態度:★★★★☆
整體環境:★★★★☆
回訪率:85%
Ad Astra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45巷23號
官網:https://www.adastra.com.tw/
Facebook:Ad Astra Facebook
inline 線上訂位連結:https://inline.app/booking/adastra/tpe
營業時間:
星期三至星期日 5:30 p.m. ~ 7:30 p.m.、8:00 p.m. ~ 10:30 p.m.
星期一及星期二公休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近期鄰近美食食記:
赤身燒肉 USHIO Taipei - 見證老大神來一筆嘴甜的時刻
Curious Table - 茹素也要 fine dining 一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