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恭喜店家近期榮獲還熱騰騰剛出爐的米其林一星!
大概是一兩個月前訂的位置吧,那時還沒有米其林這回事,
線上訂位系統也還算好訂,記得我當時還有時間詢問友人夫妻有沒有空要不要一起來用餐,
拖個一天,我本來抓好的用餐日期仍有位置,
等到真正吃飯那晚沒想到剛好碰上米其林公佈同一週,
才剛開幕不算久的斑泊得到一星殊榮,我們跟著沾光般意外又多吃了一顆星。
店門口相當低調,不仔細看非常有可能會直接走過錯過,
記著餐廳正旁邊是牙醫診所,接近用餐時間時也會有服務人員在門口待命。
一樓為候位區,有點像是去高級旅宿時會先讓客人歇息喘口氣等待手續辦理的空間,
同時間送上熱茶,讓我們放鬆之餘,也把心靜下來。
準備就緒,服務人員拿起一顆石頭帶我們前往入口,
這時右前側正好是個被點亮的鳥籠,服務人員在此說明解釋餐廳的主旨發想,
希望客人能將自己對這塊土地的印象畫面先擱放在這個空間,
撇除主觀意見,透過餐廳的詮釋引領我們去發現台灣,
隨後石頭往另一頭一扔,機關啟動,
鳥籠升起的同時大門也隨之開啟,像是為接下來的旅程劃下一個開端。
沿著階梯,來到二樓用餐區。
話說得獎消息一發表,因為好奇再次去斑泊線上訂位系統查看,果然一掃而空。
當初會想訂位自然是和米其林無關,純粹是覺得這間店給我的感覺不錯,
和不少餐廳一樣把重點放在「台灣」身上,關於這點我當時並沒有想太多,
或許只是在料理上針於台味有多加著墨,僅僅如此而已,
最主要的還是整間店流露的氛圍吸引著我,
沉穩大器,彷彿可以從軟硬體的設計中感受到主理人或是主廚的好品味,
再怎麼樣這家店一定不差,我是這樣想的,
也因此在斑泊變得炙手可熱前拿下了兩人用餐的位置。
實際走一遭後更是深深覺得這顆星沒話說,
也不像我最初想的這麼簡單,台味入菜如此而已,
針對「台灣」這個概念,斑泊是我目前在去過的 fine dining 餐廳中詮譯最完整也最透徹的店家,
打從一走入斑泊再低調不過的門面,幾乎映入眼簾的各個元素都和這塊土地有關。
由台灣在地工藝師巧手打造的建材設計,大至傢俱小至餐器,
食材料理對於台味及在地兒時記憶的巧妙貫穿,
特別是在菜餚及搭餐飲料的呈現更是相輔相成,
主廚及調酒師化身藝術創作家,完美把他們心中想表達的意境透過料理傳達出來,
有不少時刻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身為食客,我就像被杯盤中的點點滴滴吸引到他們想營造的世界中。
聽覺方面也花費不少心思,
在一樓等待空間時的流水鳥鳴聲到二樓用餐區的音樂,
還有餐期時透過擠壓乾燥葉片所呈現如同在山徑中行走的聲響,
斑泊的各方各面,值得客人細細品味。
至於斑泊二字,我直接引用店家 Facebook 上的說明最為清楚:
「以斑斕鏽蝕鏤刻歲月足跡『斑』為生命鏤刻之意,
『泊』則代表河川匯聚及停泊之意,
斑泊就像是一塊拼圖,將大家的歲月與體悟、對於土地的情感匯聚在這個空間,
透過台灣的景用料理,傳達樸實。」
菜單設計如同一件藝術作品,注入多少心意在裡頭,
淡綠色外封打開後先立於一旁,中間帶有折痕的紙在不同角落寫下當日八道料理的發想,
稍微展開竟是張舊時的大台北地區鳥瞰圖,
就著折痕壓回,施個巧勁又化身兒時東南西北恰北北的摺紙玩具,
全開時可以看到菜餚名稱,合在一塊兒時又是另一個舊時台灣北部地圖,
最初的外封也不單純,將摺紙架在正中間,
外封四周拱起的模樣像徵台北盆地四面環山的地形。
擦手巾的顏色也有挑過。
那天除了老大的 full pairing,共七款餐酒搭配,
其中包括四杯調酒和三杯葡萄酒 (記得喝酒不開車),
我自己則是選擇五杯的 mocktail pairing,
意外的,在點餐時店家有特別推薦無酒精調酒搭餐的選項,想必對其信心十足。
我就以介紹 mocktail pairing 為主,老大的部份照片簡單帶過,
貌似啤酒這杯是我的第一款 mocktail pairing,
上頭的泡沫使用黃芥末入味,嚐起來像是一抹清涼的辣根香氣,
底下的液體以熱帶水果及卡宴辣椒粉的味道為主,
乍聽之下或許會覺得好像下手很重,
實際上整體清甜口感柔軟,還有微微氣泡感,出乎意料討喜。
下酒,我們的第一道料理 -
赤貝、杏鮑菇、辣油、巴西里油,
甜柔帶抹酸,加上清涼的調性和剛才的 mocktail 幾乎完美結合。
另外送上同屬第一道料理的部份,以蛋型容器盛裝的主食材為鴿腿 -
首先怎麼猜都不會猜到是鴿腿,味道更是有趣,
最底下用到花生醬,頂層像是有糖化炙燒的痕跡,
一口挖到底吃下,這分明就是台南風格滷味,
除了那抹甜,隱約還有著厚實粉狀黏糊的質地,有點像在吃花生醬的口感。
老大的調酒,搭配接下來的「廟口」,隱藏在冰塊中還有條紅線,好生趣味 -
既然有條紅線,擺明就是在拜月老,
這時刻很適合前來用餐的情侶自由發揮,我和老大老夫老妻一整個很平淡的帶過。
廟口 -
雖說是廟口,對我來說猛一看更看日本的鳥居 (笑)。
中間那一大塊東西很像紅糟土魠魚塊,
但不是哦,本尊可是紅麴炸干貝,口感咬起來的滿足感如同廟口小吃飽滿實在。
點點醬汁穿插其中,化身廟會前的燈籠,
嚐起來有五味醋的影子,十分合拍紅麴,
正中間像是勾個薄欠後的羹湯是上桌時才倒的,纖纖細絲以蒔蘿入味。
方才的調酒喝完後紅線清晰可見 -
老大接下來的餐酒搭配 -
我的則是右邊大杯 mocktail -
風味淡雅但層次豐富,覺得餐廳能請到這個調酒師真是大加分,
能夠在小小幾口飲料間混入這麼多元素,不但抓到平衡,又真的能和接下來的「田水」搭餐,
平葉巴西里、蘆筍、綠胡椒、斑蘭葉等,
除了絲微的辛香,主軸更有著類似椰子柔和的風味,聞起來還有甜美的榛果香,
緊接著要登場的料理「田水」,其中有個想表達的意境,
雨後田間水塘的模樣,依稀還會看到小魚躲藏在葉片下的恬靜畫面,
這杯 mocktail 中細微的草本辛香呼應下雨後濕草地散發出的氣息,
柔和的口感和杯中香草點綴讓人更容易和田水的景色相結合,真的很美。
田水 -
午仔魚、地瓜葉,最重的調味來自底下深色的照燒醬,
一旁如黑色大石般的是蝦球,嚐起來有幾分胡椒餅的風味。
中間串場不在菜單上的餐餚 -
仿樹葡萄果實直接長在樹幹上的模樣,
圓圓一球對半切開後是鴨肝,深紫色的外層使用黑醋粟製作,
整體風味是基本果實的酸甜對上濃郁鴨肝的組合,附上麵包配著吃。
老大的餐酒搭配 -
我的 mocktail 是以結冰水為概念,連杯子都選用像結冰水喝到最後保特瓶凹陷的模樣。
這個很好玩,我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對於檳榔攤常販售的結冰水並不陌生,
其實這杯 mocktail 上頭的綠葉也是用到包檳榔的荖葉提味,
中間的冰柱使用椰子水製成,液體主要為西瓜水,
一整個涼爽,十足呼應接下來的餐餚「避暑」,
席間觀察到身後那桌好似 ABC 的客人就滿臉問號,
還詢問了一下調酒師什麼是結冰水,挺有趣的。
避暑 -
像是機車族在大熱天下等紅綠燈的畫面,
如果換個角度看,從自身前方的料理一路望向對方的餐盤,
等待燈號的食材正好在對向,有種立足於大馬路口的氛圍,挺有意思。
主食材為藏身在地瓜葉與菠葉底下的鴿肉,
嚐起來和一開始的蛋型料理類似,有著滷味般的風味,
深色的醬汁有額外透過竹炭上色,似乎更加帶出豔陽下等待的炙熱感。
當晚最愛的「白玉」-
雖說只是中途轉換舒緩味覺的雪酪,但它的主要風味加上著實清涼提神的效果讓我愛不釋口。
別看它白淨模樣,品嚐第一口立馬聯想到台式泡菜,
再多吃幾口,白蘿蔔的味道更加明顯,底下似乎還有某種醋支撐著,
甜酸又有丁點鹹鮮滋味,口中還嗶嗶波波,是微弱的氣泡感,
這白玉不簡單,更是我至今吃過印象最深刻且鮮明有特色的雪酪。
選刀時間,斑泊以台灣為出發點,餐具自然也是彰顯台灣在地職人作品的舞臺 -
上面兩把是士林刀,可折疊收納,下面兩把也是出自台灣工藝師之手。
老大的餐酒,搭配接下來的主餐「山徑」 -
我的則是以芹菜根、牛蒡調配而成的 mocktail,杯中還放了一小把香草山 -
有趣的地方在於 mocktail 中明明沒有用到任何中藥材的元素,
嚐起來卻帶點中藥的草本香氣,對上大地色彩濃厚的「山徑」頻率相當。
山徑共包含兩道料理,不過服務人員同時帶上一盆乾葉要做什麼呢?
只見服務人員開始用木匙擠壓葉片,發出爬山時腳下踩著落葉的刷刷聲響,
原來這回合的意境營造也有導入聽覺感受。
隨後送上以不同種類的葉片包裹的鴨肉丸子 -
忽然有種自己好像吃了桃太郎糰子的感覺。
另一道使用櫻桃鴨,但風味上是走當歸鴨的路線,
好似小水池的醬汁以當歸、枸杞入味,沉穩的味道很適合厚實的鴨肉。
老大的調酒 -
聚 -
畢竟料理名為「聚」,自然得熱鬧點,一共出了三道餐餚,
首先是雞肉慕斯高麗菜捲,這也是當天吃到唯一一個最奶最乳脂口味的料理,
對於我近日最好小心避免攝取過多乳糖的身體來說意外友善。
高麗菜捲作工細膩,透薄的高麗菜像層輕柔的膜般覆著在雞肉慕斯外頭,創造出非常溫柔的口感,
裡頭還有用干貝入味,多了幾分鮮美,
至於一根根的蘆筍,是主廚想帶出竹林的氛圍,
難怪稍早老大那杯調酒上頭也放了片竹葉點綴。
再來是我覺得像極了飛蛾蝴蝶的雞頸肉串,
之前的料理是當歸鴨,這回換成香菇雞,
還真像,這雞頸肉串嚼下去真的不斷散發出香菇雞的味道,連香菇拋彈的咬勁都顧上了。
最後是過貓和炒雞心組合,能吃到具有一定份量的實體蔬菜真是舒心 -
過貓有略微炙燒過,感覺比平常吃到的過貓多了幾分剛烈的男人味。
右邊是我最後一杯 mocktail -
進入甜點的部份,青沼 -
上頭是撒滿可可粉擬真的木枝枒,可以直接敲斷後和底下的甜品一起吃,
千萬別用手拿起,不然可可粉很有可能會飛散各處。
下方有用文山包種茶製成的冰淇淋、野薑花泡沫、啤酒花果凍、金蓮花、炸湯圓等,
味道淡雅,以甜點來說甜度並不高,
就風味組合而言離我偏好的甜點走向還有段距離,但它很美就是。
接下來又是另一回合不在菜單上的甜品雙人組 -
使用紅玉紅茶入味的布丁,表面想傳達的是下過雨後小水塘的模樣,
運用牛蒡糖漿,摻入金箔,讓它看起來像是飄沈水中的枯枝落葉,
但老大不斷讓我出戲,一直說它像極了炒辣椒醬。
以竹筒形貌出現的則是我們熟悉的口味紅豆牛奶冰。
配著貴妃烏龍茶享用,握著杯身質樸不規則面的觸感,好似加深這熱茶帶來的溫暖感受。
整個餐期可說是關於「台灣」的沉浸式體驗,
能將這個主軸在各個面相都顧全,水準之高,斑泊真的不簡單,
如果有外國友人來訪,帶他來斑泊走一遭想必會對台灣產生新的體會,
至於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人還出現好幾個會心一笑的瞬間,
單就這點,斑泊值得推薦給大家。
更何況意外的在這裡品嚐到超高水準的無酒精搭餐,
單飲充滿特色,對上餐點可用天衣無縫的組合來形容,
回想過去在台灣不少 fine dining 的用餐經驗,斑泊的無酒精搭餐不二話絕對第一。
臨走前服務人員仔細引領我們導覽店內環境,
以鐵皮屋為發想的建材創作、榻榻米材質牆面運用、台南手工櫃的細膩等等,
同時述說著主理人的發想心願,還有不少和台灣這塊土地連結的故事,
等等,既然這些設計在一開始都打造完成,特別是入口的石面,
我們用餐那天距離米其林發表後才兩三天時間,
怎麼已經做好可以鑲在石面上供放獎座的平台?
哦哦,服務人員笑著說,當時店裡其它人還搞不太清楚主廚的心思,
殊不知主廚已和設計師討論好那個位置要製作一個檯面,
或許是心裡早就期盼能夠放個什麼厲害的東西,
只是得獎前先充當放置酒精消毒的機器,
如今可風光,鮮紅的獎座在這石面上留下一個屬於斑泊的印記。
美味指數:★★★☆☆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服務態度:★★★★☆ (四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整體環境:★★★★★
回訪率:85%
斑泊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265巷38號
(02) 8502-9168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anborestaurant
網路訂位連結:斑泊
營業時間:
星期三至星期日 6:00 p.m. ~ 10:30 p.m.
星期一及星期二公休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近期鄰近美食食記:
Birdy Yakitori 燒鳥狂想曲 - 原來只有第二輪晚餐才能追加單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