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你的暖心料理是什麼模樣?
自家料理不算,親手或是家人下廚準備的食物威力無法擋,
我想問的是外食的時候,什麼東西是讓你吃了很滿足,身心靈回血滿點的那種?
羹湯就是我的暖心美食之一,
可能是濃稠的質地讓我有被輕撫而過一種溫暖的感覺,當然實際上羹湯確實也讓人熱呼呼的,
也或許是羹湯易於自行加料調味的特性,
東添一匙辣椒西加好幾圈的醋,酸酸辣辣的好過癮。
當然身為台灣國民美食之一的魯肉飯也有絕對的暖心效果,
正好販售魯肉飯的小吃店通常餐點份量都不大,可以一次點上好幾樣有的沒有,
青菜量也足,滿滿一桌食物帶來視覺上無可比擬的暖心滿足。
這回除了衝著我又想吃羹湯類的癮頭,也想當個魯肉飯店的大富翁,
很棒啊,主餐有米飯,一旁有羹湯做大將,
還可以召喚各方小菜,確保該吃到的蔬菜量,
綜合以上需求,位在晴光商圈的黃記魯肉飯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會這麼想的鐵定不只我一個,
平日生意就很好的黃記,週末晚餐時段果然更是人氣強強滾,
幸好小吃出餐快、流動率也快,
不論內用還是外帶,先上前拿個菜單,填完再去換號碼牌等候。
叫到號後報到結帳,內用的話就跟著店員指示入內坐在引導的位置,
手中的號碼牌放在桌面上方便店員送餐確認即可。
也算是店家的一種貼心,
入座後其實還會再等一陣子,但至少是在微涼帶點空調的環境下等待,
而且以小吃店來說用餐空間算乾淨,桌面也不會油膩膩的。
尖鋒時段就定位後差不多又等了十分鐘,餐點陸續上桌,
餐具部份採自助式服務,佐料辣椒也是,
可惡,太晚到的風險就是兩罐辣椒早已清空見底,
不然魯肉飯還是雞肉絲飯上加上一大匙絕對有美味加成的效果。
話說黃記都用「魯」而非「滷」,我就入境隨俗此篇文章都用店家選用的字撰文。
黃記的魯肉飯是比較碎的那種,不是我最愛的黑丁款,
這不打緊,我可是有加點小份焢肉助攻,
兩者風味差不多,基本上滿單純的,以醬油及甜味為主,
不像有些地方會很明顯一吃就是五香或是中藥的味道。
雖然調味不相上下,但大塊的焢肉自然比碎魯肉更有存在感,
尤其是帶皮的部位,除了保留些許彈性,最吸引人的還是咬個幾下後膠質黏嘴的口感。
雞肉絲飯不甘寂寞,想說魯肉、焢肉都有,怎麼可以獨缺它一角,
幸好食量還挺得過去,就多點它一碗吧。
乾麵也差不多情形,這樣一想最可憐的豈不是蹄膀,
待會連羹湯都會出場,唯獨蹄膀一直被忘在角落。
小菜表現都還算不錯,其中最喜歡透爛的滷白菜,
很傳統的作法,裡頭還會撈到蝦米及魚皮,
話說我也有在筍絲那盤發現豬皮,不過整體口感還算清爽,吃起來沒有太油的感覺。
在選擇羹湯代表時我猶豫了好一陣子,直覺告訴我赤肉焿 (店家用「焿」字) 會比較好吃,
但為了平衡,畢竟我點了魯肉飯外加焢肉,心一橫劃下花枝焿。
直覺好像是對的,但別想歪,這碗還算是好吃的焿湯,
用了一點沙茶醬和九層塔提味,
我有意見的是花枝漿本尊沒那麼合個人口味,整個是打到很均質的漿的口感,
不過份量算大器,加上我吃羹湯的重點在於稠稠的湯本身,
目的有達到就好,還是吃的開心滿足。
也真難得挑了一個週末最尖鋒的時間跑來台北熱門魯肉飯、焢肉飯名店之一,
沒辦法,就是想吃魯肉飯加羹湯的組合,此行心願已了,
下回暖心食物的癮頭再次發作時,我想想,不如改吃切仔麵?
小菜份量通常不會太多,絕對可以當個切仔麵攤大富翁囂張地點一整桌好料,
滿滿的黑白切,同樣滿滿的幸福。
美味指數:★★★☆☆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服務態度:★★★☆☆
整體環境:★★★☆☆
回訪率:70%
黃記魯肉飯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3巷28號
(02) 2595-8396
營業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11:30 a.m. ~ 8:30 p.m.
星期一公休
*Courtesy of Google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