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瑪嘉烈本是一家親。
安德魯是英國人,有著藥劑師的背景,於1979年開始於澳門工作,之後認識未來的太太瑪嘉烈,
著名的葡式蛋撻初始店於1989年路環市區開業,但為什麼店名英文和中文差這麼多呢?
原因在於安德魯是名,姓氏為Stow,當地的葡國人將安德魯的姓冠上Lord,有"爵士"尊稱用意,
安德魯沿用封號作為英文店名 - Lord Stow's Bakery。
背景有點類似台灣永康街的冰店,安德魯後來與太太離婚,
因此由女方接手的餅店改名為瑪嘉烈,最早路環創始店保留原名為安德魯所有,
雖最早蛋撻都出自於安德魯之手,還是不由得好奇兩家味道是否有所差異,
顧及行程規劃無法親至安德魯路環本店,而是試了新設於威尼斯人內的分店,
隔日前往馬統領街上的瑪嘉烈Margaret's Cafe e Nata,發現...其實差別還真大!
位於威尼斯人購物中心內的安德魯餅店及咖啡店 -
幾個可以看到室內運河的座位 -
現備飲品Menu -
一旁販售餅乾、三明治等輕食及罐裝飲料 -
排隊人潮沒停過,但速度其實還挺快的,那天我等約十幾二十分鐘,
比較麻煩的是內用位置,建議一個人排隊同時其它人先在一旁物色空桌,雙管齊下 -
傳單 -
點了兩個蛋撻 -
個人真心建言,若是愛吃葡式蛋撻,不要怕,單人份量直接兩顆點下去,
當時吃幾口就沒了,想到得再排快二十分鐘我頭先昏一半。
內餡奶香濃厚,比台灣肯德基瑪嘉烈版本再濃甜一些,
塔皮口感也更為酥脆,入口滿嘴奶油香,基本上比台灣肯德基整整美味一個階級。
另外純屬好奇心作祟點了一杯Mocha巧克力咖啡,
沒預期中死甜,反而是咖啡微苦味道較明顯 -
隔日前往馬統領街上的瑪嘉烈蛋塔Margaret's Cafe e Nata,
滿滿的人潮,但如同安德魯,排隊速度其實很快,最好等待同時先派另一個人尋覓空位 -
不少來自台灣的觀光客 -
營業時間 -
店內Menu -
雖可自行拚湊三明治,但大部份的客人都是買蛋撻及飲料,
店員手也沒停過地找錢、包裝,真要點製作時間稍長一滴滴的三明治感覺壓力好大。
還好沒等太久,之前安德魯的吃完心生再回去重排的念頭,
瑪嘉烈..有點令人失望...同行的人甚至剩一口沒吃完 -
不是不好吃,只是期待和實品間落差太大,感覺台灣肯德基的瑪嘉烈蛋撻還厲害些,
和安德魯比起來不論在香濃度或是內餡及塔皮的口感上更是差一大截。
內餡口感比台版及安德魯"實在"些,
這不是件好事,而是指內餡開始出現蛋過熟偏硬口的質地,
會不會是烤的時間沒抓好?
雖然安德魯飲料尚可,但這裡點的兩杯絕對沒有好到哪兒去,
熱可可與熱咖啡皆淡而無味,有種喝下去白長肉的感覺..
PK結果:安德魯大勝!
附註:台灣肯德基瑪嘉烈蛋撻竟然比澳門好吃...(搖頭)...
安德魯威尼斯人分店
澳門威尼斯人渡假村大運河購物中心臉譜街870號鋪
(+853) 2886 6889
營業時間:
星期日至星期四10:00 a.m. - 11:00 p.m.
星期五及星期六10:00 a.m. - 12:00 midnight
http://www.venetianmacao.com/shopping/shoppes/cafe/lord-stow-bakery-cafe.html
瑪嘉烈蛋撻Margaret's Cafe e Nata
新馬路馬統領街金利來大廈17B地鋪
營業時間: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至星期日8:30 a.m. - 6:00 p.m.
星期三公休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相關閱讀:
澳門文華東方酒店住宿心得(附美高梅MGM照片) - 遠離觀光客的一塊靜土
Restaurante Fernando - 應該是澳門道地葡國美食,但不太對味啊
澳門8餐廳:刺蝟叉燒包、藍天使蝦金魚餃,這麼可愛我哪捨得吃啊?
裡外兩個世界的澳門侯布雄 - Robuchon au Dôme 天巢法國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