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水餃店不少,雖然目前僅吃過兩三間,至少也算是當地指標性店家,
這回選擇位在東湖較裡邊的青島餃子館,
不是在龍江路上的青島餃子館哦,雖然名字一樣,這裡指的是內湖東湖的青島餃子館,
就連老家在東湖的友人聽到也說「那邊很深耶」,
沒錯,而且店家隱藏在住宅小巷中,附近有個小丘陵,還有間宮廟。
在老公寓間走啊走著,誰會料到裡頭還真有家麵食館,
像是迷你探險般,這回更有挖到寶的感覺,
散發家庭感的小店,那天的酸辣湯還是奶奶煮的,
這可是很神秘的調味料,奶奶煮的硬是覺得好吃度加十分,
不過就算沒額外加分,東湖的青島餃子館不錯耶,
水餃、麵條有一定水準,滑溜的同時彈牙感也沒少,
更棒的是非常合我口味的現煮酸辣湯,
本來一上桌還想說這麼大一碗怎麼辦,
結果我唏哩呼嚕喝個精光,那股酸勁停不下來啊。
去的那天飄著小雨,撐把傘四處探路,
來到青島餃子館門口後爺爺上前招呼我們,說雨傘可以直接掛在牆上,
簡單幾句話,可能再加上有生活感的小店,有種回到長輩家吃飯的親切。
我們挑了一個下午比較冷門的時段去,
客人不多,倒是偶爾有人會騎個機車過來外帶,
奶奶煮麵食的同時,最後頭正在忙著擀麵,
擀麵這畫面雖然看起來相當白淨樸素,
但在我心中不輸一整鍋褐色微微冒泡的滷汁,同樣有誘發貪吃念頭的作用。
挑了幾樣小菜,店家正在問要不要蔥花。
滷菜上桌 -
雖然桌上都有辣椒醬,不過是糊糊稠稠的那種,
建議直接忽略它,其實連店家自己都叫我去前頭桌子拿他們自製爆香的辣油,
就是熱油淋下乾辣椒片滋滋作響的那種,
雖然不是最辣的選擇,可香著,滷菜鐵定要添一大匙,
本身味道已足夠,牛腱單吃也夠鹹夠香,
但多了辣油風味大不同,就像有些料理起鍋前得淋上麻油般的重要存在。
一大碗辣油旁有沒有看到一本日曆,一天要撕下一張的那種,
店家很 old school,點餐算帳都是寫在日歷背面,
那天正好也是奶奶幫我們結帳,
看著日歷背面手寫的斗大記號,細心幫我們計算金額,這畫面莫名祥和。
炸醬麵 -
很想試試青島餃子館的麵條,行前就決定一定要點碗麵試試,
在炸醬麵和大鹵麵間猶豫許久,
但想到也會另外點個酸辣湯,麵食就別太相近,最終定論炸醬麵。
是我最喜歡的拉麵麵條,每每去傳統市場必定會在帶上幾坨生麵條回家冷凍常備,
說它滑溜,但口勁彈牙,想認真吃「麵」時總會選擇這種圓胖的麵條,
明明炸醬是主角,不不,在我面前頂多只能說和麵條同等地位。
記得加點大碗裡的辣油提味,
在甜鹹中增添幾分沉著的辛香,整體會更加耐吃。
韮菜水餃及高麗菜水餃 -
一顆六元,這價錢,至少在台北除非是用料很差很軟爛的那種水餃,
不然一顆六塊是何等驚人的價位,
想買生水餃回家的話更便宜,一顆 $5.5。
發現青島餃子館這邊的食物大致上都不太需要過多額外的調味,
像是剛剛的滷菜也是,眼前不論是韮菜還是高麗菜水餃味道都已足夠,
店家隨後還會拿一小碟麻油過來,我想大概基本上簡單沾個麻油就好,
當然平常吃比較重口味的話自行再加些醬油、醋、辣油之類的,
配合自己的喜好絕對更享受。
最驚豔的酸辣湯 -
份量足,這可是小碗的量,
幸好味道正合我意,雖然吃飽了還是有辦法消滅它。
通常我會先喝一兩口,然後 90% 的機率我會伸手去拿烏醋用力加下去,辣油也是,
咦?正要很習慣地準備拿醬料時忽然發覺不對,
這酸辣湯好像味道剛剛好,什麼都不用再加了,
幾乎沒發生過的事,半信半疑之下再多喝幾口,
真的耶,這調味怎麼會這麼合拍我的喜好,
裡頭的料也咕溜順口,特別是豬肉絲,應該是有先醃過,
在各種湯料間時不時咬到豬肉絲時會多散發出一抹鹹香,
類似吃牛排時咬到上頭的鹽粒,好吃度會在那一剎那上升一兩階,
這酸辣湯有一套,要是我住附近的話應該會常拎個小鍋子過來外帶回家。
硬是要比較的話,就拿附近指標性的王家水餃館來說,
整體來說會更喜歡老宅小巷裡的青島餃子館,
兩家都不錯,但剛剛好青島餃子館的麵條和酸辣湯完全打中我,
本來就好吃之餘,主要也多了幾分親切感,
一些些「暖心」、「家」這兩款不是每間館子都能找到的調味料。
而且說是東湖深處倒也沒那麼難以接近,
開車確實不好直接到店門口,但附近就有三個停車場,
立體停車場莫約五分鐘腳程,平面的話有兩個,只不過要走十分鐘左右,
為了店家親自擀出來的麵食,加上爺爺奶奶的加持,這幾步路非常值得。
美味指數:★★★☆☆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服務態度:★★★☆☆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整體環境:★★★☆☆
回訪率:85%
青島餃子館
台北市內湖區安泰街65巷4號1樓
(02) 2634-5441
營業時間:
星期三至星期日 11:00 a.m. ~ 8:00 p.m.
星期一、二公休
*Courtesy of Google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