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好久好久,十月底總算如願造訪屏東人氣爆棚餐廳 AKAME,
時間相隔太遙遠,是哪時候的事?
三月! 沒錯,我三月底訂到,不對,要說是老大正強運「搶到」的訂位,
一波三折,足足過了七個月才得以一飽口福,
而這已經不是距離的問題,再怎麼遠,只要有位置,請個一兩天假也要殺過去,
基本上只要 AKAME 一開放訂位,
請以搶五月天或是蔡依林演唱會門票的模式進行,
完全不能有任何猶豫,最好幾個人一起行動,分頭負責不同的日期,
接下來就憑手指頭及網路的速度,最好再加上強強滾的運勢加持,
才幾秒鐘時間,保證所有的訂位一搶而空。
AKAME 就是這麼熱門,的確也值得走這一遭,
餐點美味是一定,不單只是「台灣」這個大方向,
而是再深入些,料理中融入不少屬於「部落」的色彩。
有別於一般驅車在屏東主要公路上的大片平原風景,餐廳座落在山地中,
開上山的風光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回到早年在美國走跳的街景,
越接近部落的道路呈葉脈狀開散,每一條分支是妨如國外三角屋頂的獨棟房屋,
還有幾間教會穿插其中,當然規模都再小一些。
AKAME 就座落於其中一脈,
若自行開車,在深入民宅區前會遇到一個停車場,
建議停妥後就當散步,走個五、六分鐘,
而且接近晚上六點訂位時間,正好會碰上當地居民在路口等候清潔車,
不要直接停在餐廳旁,減少對當地居民的打擾。
原本還以為餐廳入口在正面,原來是要從旁邊左方的小門進去。
地方比想像中再小一點,其實有點像日式居酒屋的鬆緊度,
一邊是沿臨內場廚房的座位,另一邊則是靠牆差不多吧檯椅高度的座位,
兩排之間剛剛好一個成人方便走動的寬度,
餐廳兩端,一個算是包廂,一個則是至多三四位成人的長沙發區,
走到最底是一間洗手間。
算一算當天晚餐莫約二十來位客人,
客滿是一定,雖然空間不大,但在妥善運用各個空間之下,客人間的距離還算舒適,
至少我當晚分到的靠牆吧檯椅如此,
一排坐了六個人,因為椅子高,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即使不是緊靠著廚房的座位,反而視野更好,
加上吧檯椅可以旋轉,一整個晚上不安份地只要東西一吃完就轉來轉去東看西瞧。
AKAME 以單點為主,另外會提供幾款餐餚給每個客人,
當天就有吃到麵包及第一道精緻的小料理。
酒水方面,自帶酒沒問題,但會酌收開瓶費,
AKAME 這邊,若是葡萄酒的話,幾乎都是一整瓶的選項,
那時只有一種白酒可以單杯點用,讓老大喝吧,
開車不喝酒,就由我挺身而出,作為當晚負責任的駕駛。
Domaine des Sablonnettes Le P'tit Blanc, Loire 2019 -
存在感非常強烈的餐刀,是 AKAME 委託太魯閣族部落銅門的連茂鐵店製作 -
所有的客人都是準時六點入座,所以點餐的時間也差不多,
莫約二三十分鐘後餐廳進入極度忙錄的狀態,
有種蒸汽火車開始要動起來,齒輪逐漸加快運作,汽笛聲鳴的熱鬧感。
此時最能佔據一群饑腸轆轆客人心思,又能幫內場爭取一些時間的就是這籃麵包 -
餓歸餓,第一眼還是先被籃子上的 AKAME 皮質標誌吸引了目光。
麵包製程摻了小米酒及玫瑰,
先不沾任何東西,純粹品嚐麵包的味道,
說實話要不是事先告知有小米酒,應該不會發現,
但玫瑰特有的香氣倒是隱隱約約在咀嚼些散發,質樸又有點可愛的感覺。
抹刀也烙上 AKAME 的字樣,
建議不妨用力抹上撒了小麥的鹽味奶油,不用擔心味道會過重,
質地較稀滑的奶油即便整個抹在麵包上,也不會蓋過麵包裡頭嬌柔的花香,
反而多了一點咬下小麥的口感,更有特色。
接下來這道也是餐廳提供給每位客人,不在單點菜單上 -
油封馬鈴薯,薄片層層堆疊的做法,最後還會再烤一下,
泥狀的是甜蝦塔塔醬,帶點綠色的則是檸檬葉粉末,
整體以小巧的韭菜花點綴,送來後才淋上開胃的醋汁。
各樣食材在嘴裡綿密的口感,既甜又酸的滋味果然有讓感官甦醒的作用,
重點是,這道下去真的餓了,
只好又靜悄悄地將吧檯椅轉向另一面,方便聊天之餘也一邊盯著廚房動作,
看看我們點的料理準備好了沒。
坐比較高視野真的有比較好,內場師傅看起來像是在用大鍋川燙青菜的模樣,
過沒多久像是在瀝乾水份盛盤,果然不出一會兒我們挑中的前菜隨即送上桌 -
台東手採野菜,是餐廳請部落上山採集而來,
好多種類在裡頭,我卻只記得最普通的紅色地瓜葉,
最容易聯想的形容,就是各種野菜合體後的滋味類似山茼蒿的香氣。
部落習慣用花生搭配家常料理,
這裡就沿用這個方式,在燙好的野菜上頭撒些鹹味花生,
中間的溫泉蛋有柔化野菜口感及氣味的功能,同場加映的乳酪也是,
是 AKAME 請台北的慢慢弄乳酪坊,使用自家小米酒酒粕去製作的乳酪,
可能因為乳酪味道較單純,小米酒的元素會比之前用在麵包上更容易察覺。
直接大剌剌拌開來吃,讓溫泉蛋和乳酪好好發揮它們的輔佐功用。
有了這一盤青菜,接下來再怎麼大魚大肉都不會覺得對不住自己的身體,
海鮮、牛肉點下去!
持續緊迫盯人中,海鮮和肉肉快來!
千呼萬喚始出來,緊接著上桌的東北角花枝可是我當晚最青睞的料理,
鮮度當然沒話說,
比起全熟,半生熟度更能彰顯邊角高熱度料理後的濃郁香氣以及中間偏生潤澤的雙重美味。
以小米、樹豆製成的味噌,如此重口味的沾醬也不會搶走花枝在幾百度下熱烤後的風采,
上頭點綴的綠葉不光是好看而已,
芳香萬壽菊葉獨特的香氣,幾分香水檸檬的影子,
連同花枝入口,除了海味的鮮美,
邊咬著那抹香草的清香還會在口中盤旋好一陣子,讓人意猶未盡。
再貪心一點,一旁附上的不是金桔,而是台灣原生種的香檬,
果皮非常薄,輕輕擠壓就流了不少汁液在花枝上,
感受上是和芳香萬壽菊葉極為相襯的香氣,為這道海鮮注入一抹清爽。
台東海釣紅喉 -
別看它烏漆抹黑的,這可是東北角花枝的勁敵,老實說誰是第一誰是第二真難分個上下,
就剛好花枝半生熟完全打中我的喜好,但這海釣紅喉榮登老大當晚的最愛,
對他來說,紅喉可是高高在上,即使是第二名的花枝,兩者間也有不小的差距。
也是用極高的溫度燒烤而成,主廚對於火候的掌控太精準,
幾乎沒看到任何過焦的部位,但那近乎燒焦時產生的香氣確完全留存魚身,
本來桌面上僅放有刀叉,服務人員另外送上 AKAME 特地為了吃魚而製作的「魚筷」。
用這筷子輕撥,細綿魚肉露出,最開始還會微微冒著一絲白煙,
除了魚肉本身還透點汁,還有滿滿的刺蔥油及額外擠上的香檬汁液,
滑入口中,先是鹹香調味的衝擊、火烤的力道,再來是水潤魚身的溫柔,太叫人著迷。
特別是最開始連同上頭魚皮吃下的那一口,
就像是烤帶殼蝦的顯著香氣,真好吃,
一路吃到底下那面時,畢竟泡在汁液中,燒烤得出的氣息強度明顯減弱,
取而代之是更豐腴的口感肉質,也挺好,上下兩面不同的優勢,
一條魚雙重享受。
吃到這裡也差不多快七點半,一開始沒點到的,或是覺得自己食量還行的,
別急,七點半還有一個機會讓客人追加餐點,
本來猶豫要不要加點水鹿里肌或是黑豚二眼肉,
但接下來還會有一道牛排,雖然大老遠跑這一趟不多點些或許有點可惜,
但滿是肉類,我覺得反而會味蕾疲乏,
吃太撐也是另一個問題,點到為止,剛剛好是目前我覺得最舒服的狀態,
加點櫛瓜好了,均衡些,最後應該也不會有飽到天靈蓋的困擾。
烤高山櫛瓜,搭配豬肉沙拉米及芝麻花生醬,
如同高山高麗菜,高山櫛瓜甜度會再高一咪咪,
最底下是芥末醬,再來是混了十來種香草的芝麻醬,
果然加點這款吃起來一點負擔也沒有,作為接下來厚重主菜的串場也不錯。
嘉義黃牛菲力/烤茴香 6oz -
難得看到主餐牛肉使用在地黃牛,
而且還不是一般常見的牛肉麵或是火鍋吃法,當然想點來試試。
一旁附上牛膝骨醬汁,裝盛的容器好似魚狗的身形 -
比想像中更花漾繽紛的登場。
果然,黃牛肉質不比日本美國品種的肥腴,單純燒烤或是香煎反而遜色,
要用更多元素、更厚實的調味去突顯黃牛更加沉著有層次的香氣,
淋上牛膝骨醬汁後的牛肉,在嘴裡連同醬汁咬著咬著,沉沉的肉香越發明顯,
風味絕對有別以往常見的牛肉主餐,最後甚至透出極細微的苦韻,
有點像是屬於大人的料理,
當然要我選擇,絕對是海鮮大勝這份意識強烈色彩鮮明的牛肉。
用餐接近尾聲,也比較沒餐期一開始那麼忙碌,
服務人員在整理換送餐盤的同時順道聊上幾句,
覺得我眼熟,問說之前是不是有來過 AKAME 用餐?
「沒有,你知道有多難訂嗎?我連下次什麼時候會再搶到位置也說不準」,
對方笑說「不會啦,那是因為有時候客人都是以週末為主,所以很難訂」,
「嗯嗯嗯」,我只能報以高度懷疑的表情。
題外話,當初訂 AKAME 時老大超強運,
雖然聽他說訂位頁面點進去時也是轉轉轉不確定畫面跑不跑得出來,
最後竟然給他訂到了,看我在一旁跳上跳下轉圈圈歡呼,
他還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不知道自己才剛完成了何等艱難的任務,
而搶到訂位那陣子同時也在搶 PS5,
這種事就交給老大負責,結果試了至少四次,每次都是槓龜收場,
導致他以為 AKAME 好像很容易訂一樣。
五葉松吉拿棒,
點餐時服務人員還特別叮嚀了一下吉拿棒有六條哦,大概是怕我們才兩個人會吃太撐,
這是甜點,甜點隸屬另一個胃,別擔心。
最後果然也是一口接著一口沒停過,
現炸熱呼呼的吉拿棒其實單吃就很足夠,
照片沒拍出來,吉拿棒表面如長毛般一絲一絲的,有點像毛衣上頭細絲的模樣,
淡淡的草本清香,還有糖粉與極少量的肉桂,是帶點暖意的甜點,
如果再沾上一旁 62% 的屏東可可,
要知道現炸帶有熱度的甜點再搭上巧克力是何等完勝的組合,
別說六根,就算是十根照樣毫不費力吃個精光。
兩道前菜、兩款海鮮、一份牛肉,最後再來個中份量的甜點,
別忘了還有最開始的麵包和馬鈴薯料理,
兩個人吃這樣剛剛好,是最滿足的八分飽,
當然還有想多吃的料理,不急,
緣份夠的話,總是能再重回 AKAME 一飽口福。
餐後緩緩步行回廣場取車,
山上微弱的霧氣,讓前方路燈的光線如水彩般暈散,
說安靜,但蟲鳴聲不斷,還有偶爾幾戶人家在外頭話家常,
仔細看,大概每兩三條脈絡可以找到貓咪悄然無聲的身影,
不僅只於料理本身,
我覺得打從開車入山那時刻開始一直到最後散步於部落日常,
一點一滴形塑出在 AKAME 用餐的體驗,
很放鬆,很特別,很值得。
美味指數:★★★★☆
服務態度:★★★★☆
整體環境:★★★☆☆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回訪率:100% (不過先訂得到再說)
AKAME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古茶柏安街17巷8號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kame.in
*訂位詳情請查閱 Facebook 公告
*很重要,僅收現金,錢一定要帶夠預防貪吃心情作祟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屏東在地美食延伸閱讀:
屏東潮州在地美食牛大福 - 台灣黃牛肉配沙茶火鍋,齒頰留香的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