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alzburg取得租車後一路開回維也納,
從白天到黑夜、身旁的白頭雪山不出一會兒被大塊草原取代,
漸漸的路上車燈明亮,太陽和月亮換班,
我們就這樣頂個月光開在多瑙河畔的漆黑小路,
乍聽之下似乎輕鬆愜意,實際上我和老大可是繃緊神經全神貫注盯著路況,
不開霧燈還真看不到路啊,
月色映照讓我們得知右邊是河川,左邊呢?似乎是一排排的葡萄藤,
這樣算是葡萄酒產區到此一遊嗎?
雖沒有成串葡萄,至少看到入夜後舒坦迎向冷冽低溫的枝幹。
和這小小的產區detour道別,車子逐漸駛入城市中,
沒有突然其來的車水馬龍,冬末的維也納是個寧靜的城市,
經過歌劇院拐個彎,
接著兩天下榻的飯店The Guest House Vienna 也是靜靜地座落在小公園旁。
Boutique型的飯店,小巧玲瓏,
電梯、廊道和頭兩天住的Le Méridien感覺很像。
車鑰匙交給飯店人員,一整天的旅程下來著實累攤了,快,快引我們去房間,
此時此刻只想好好洗個熱水澡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這念頭在房間門打開的那一剎那煙消雲散,
也不知道服務人員在一旁講些什麼、交代什麼,
注意力完全被這類似紐約loft風格的空間吸引,
說是loft風格,又帶點鄉間自在的氛圍,窗外同時看得到小公園,也瞄得到歌劇院的燈光。
服務人員一走,連忙舉起相機記錄這一刻,
老大只能乖乖閃避我的鏡頭,眼巴巴望著呼喚著他的大床,
和料理一樣,相機總是第一個享受眼前美好事物的對象。
好,好,我先拍浴室,
至少老大還能在我瞎忙時好好沖個熱水澡。
單單一個浴室就分成三個區塊:浴缸、淋浴間、廁所,中間以寬敞的走道和洗手臺相連接。
淋浴間的入水孔竟然是記憶點之一,
習慣上洗完澡會想把地上或卡在水道孔外的頭髮抓起來,
結果一看,一根頭髮也沒有,全部沿著挖斜的地面流入看不見的地方,
飯店自然有他們的清理方式,這樣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的感覺真舒暢。
浴缸旁是加熱式的毛巾架,洗完澡馬上用暖呼呼的毛巾裹身 -
好啦,讓老大好好去沖個澡,
自已明明也很睏,但這雀躍感就像不停在施打抗奮劑般,
就是停不下來,就是想東拍西拍。
從門口開始再掃瞄一遍。
這兩瓶酒是怎麼回事,
啊~這才想時當時服務人員有交代,每天會提供四瓶葡萄酒,可免費享用,
另外兩瓶白酒在酒櫃內,
沒錯,不是冰箱哦,這房間竟然還有內建小酒櫃!
四瓶!? 有沒有搞錯? 再次確認牌子上寫些什麼,還真的是四瓶贈送酒飲,
是打算要我們醉倒在房間內足不出戶了嗎?
囂張也得有個限度,不過在下我當然全攬過來開心笑納。
房內這些酒也歡迎帶到樓下的餐廳享用 -
快要覺得自已是鄉巴佬逛大街驚嘆聲連連。
另外套上藍標的兩瓶酒為高階酒款,想喝就得自掏腰包了 -
酒櫃下方才是冰箱,正中央下排各款飲料也是飯店招待,
喝完了隔天全數補上,果汁也是如此 -
往上移動來到茶飲和咖啡的部份,提供The Guest House Vienna特選咖啡豆,
用現磨咖啡香迎接早晨,
不過! 到現在雖然讚聲不絕,仍有美中不足之處 - 房內竟然沒熱水,也就是沒有燒熱水的器具,
在check-in時櫃臺人員有說可以打電話請人拿上來,當然一樓餐廳也隨時供應熱水,
但總是有不便之處啊。
再來是小客廳 -
房間前後各有兩個窗臺,比起沙發,反而是我最喜歡賴著的地方,
坐在窗臺邊,隱隱約約感受到窗外的溫度,
正下方有個小公園,雖然飯店位在遊客集散處,不過正好就在人潮最擁擠的邊緣,
絕佳的地理位置,少了觀光客的喧鬧,靠著窗邊向下望,反而常看見當地居民在小公園遛狗,
若是抬頭望向遠方還能看到歌劇院邊邊角角的燈光,
但僅止於此,有的是幾條街外的霓虹,車聲就在腦海中想像吧。
桌上好像有東西 -
原來是迎賓點心和手寫的卡片,
講實話,頭一個反應還真的是卡片放一旁,先吃這看起來誘人可口的點心再說,
果然是明智的選擇,類似精緻型布朗尼的巧克力糕點,
中間是偏軟又帶些稠度的半融巧克力內餡,
要不是老大也吞下一塊,還真該趁他洗澡時吃光光,裝做什麼事也沒發生。
更衣間在小客廳旁 -
小皮夾式的房卡和地圖 -
床頭 -
抽屜裡的小精喜,不過當晚的床有股特殊的魔力,
躺上去不出五分鐘便沉沉地進入夢鄉 -
威力一直持續到隔天清晨,大概也是這房間太舒適,所以身心一直處在懶洋洋的狀態,
前晚快十點才抵達飯店,現在仔細一瞧,原來白天時是這般風景 -
窗邊小鳥造型燈的影子 -
中間電視後方的窗戶可以推開,透透氣,呼吸一下清早維也納的氣息 -
人一放鬆就肚子餓,至少我是如此,
難得想多賴在飯店一會兒,叫個room service -
餐點比預期來的快,急急忙忙開門接下還帶著溫度的食物,
既然都有這麼舒服的小客廳,在這吃頓早餐似乎理所當然。
肚子有得吃,也順道附上一份給大腦的精神糧食 -
非常濕潤的歐姆蛋,更何況還是從樓下一路送上來的room service,
當下決定隔天早餐直接去樓下吃,
櫃臺人員當時也有提醒,一樓的餐廳相當熱門,強烈建議提早訂位。
麵包籃也是充滿驚奇,特別是長棍狀的海鹽奶油捲,
若是吃過一禾堂的招牌海鹽奶油捲,聽我評量一下,
The Guest House的海鹽奶油捲在較有咬勁的外層麵包下更有個性,
裡頭沾上奶油的麵包比一禾堂的再濕潤些,
配上大顆鹽粒,裡外的口感及滋味對比更是鮮明強烈,
真想整個麵包籃都換上這海鹽奶油捲。
睡飽吃飽,兩個人再度回到生龍活虎的狀態,
雖然精力滿點,不過是時候出門觀光了!
飯店週邊,連赫赫有名的Hotel Sacher也在步行範圍內,
原想繞到正門去試試知名甜點sacher torte,不過觀光客早已排到飯店外,
雖然比不上當場體會這蛋糕的美好,不過其實sacher torte可以長時間保存,
機場也有販售,真吃不到,外帶吧,就連台灣也可以直接網路訂購。
當天在市區趴趴走,四、五點時先回飯店休息,
回房時已經打掃人員已整理完畢,細心到連原本裝肥皂用到濕濕的小盒都擦得波兒亮 -
稍事歇息,晚上還有歌劇要看。
來維也納就是要看歌劇啊,
加上奧地利是莫札特的故鄉,最好還是看和莫札特有關的歌劇,
抱持著這個想法,很久之前就先在網路上訂票,
剛好也免去在當地和沿街售票也不知道來者是惡是善的人打交道。
另一個理由是想親自看看《不可能的任務5》片中場景,
實際置身其中空間小很多,但裡頭真的富麗堂皇,
不是炫麗的那種,而是沉穩地透露其優雅高貴 -
強烈建議提早入場,一來不用急著找座位、二來可以好好拍照,
樓上也有提供飲料小點的地方,不妨小酌一杯讓自已沉浸這在歷史悠久的建築中。
在沒有事前研究的情況下,當天有被Don Giovanni千人斬劇碼給震攝住,
是個看到女性都想碰精蟲衝腦的主人翁,就連有婚約在身或是酒吧裡工作的女子也不例外,
聽不懂原文歌詞,不過英文字幕翻譯寫道:
在義大利,他愛過640個人、德國231人、法國100人、土耳其91人、
西班牙1003人!!! 1003人!!!
放鬆時肚子餓,情緒不安時同樣靠食物來撫慰看了花花公子劇的心情。
食物果然有療癒的效果,嚐到好吃東西的當下亂七八糟的事也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加上隔天一早八點就先下樓享用早餐,
有了room service的好經驗,在面向小公園的落地窗旁品嚐佳餚更是令人期待。
和room service差不多的menu -
用餐後不久餐廳近乎客滿狀態,其中不少看似當地上班族,
不知道維也納的工作常態如何,感覺總有時間好好吃頓早餐再開工。
Eggs Amélie -
類似班尼迪克蛋,不過底下是脆邊吐司,配料中還加了朝鮮薊、綠橄欖等,
不會過於濃稠但又堆疊著各個食材本身的鹹香,這比room service點的還好吃。
綠色果昔,裡頭用了小黃瓜、奇異果、芹菜、萊姆、薄荷、奇亞籽 -
房客擁有靠窗座位的訂位優先權,也真慶幸前一天決定下樓吃早餐,
看著遛狗散步的人來來往往,心情也似乎跟著這個城市的步調邁動。
以前也住過幾家還不錯的飯店,但往往都試過即可,
單就這一次切實地有想再回訪下榻的感覺,
而且還想一直賴在房間內,發懶、放空,
不過很困擾啊,出國觀光卻不想走出飯店該如何是好?
或許是boutique飯店小而美的氛圍、或許是對面公園及城市燈光的窗臺,
也或許是餐點、服務、地點,
總之The Guest House Vienna種種,讓我更加對維也納這典雅的城市留下美好的回憶。
The Guest House Vienna
Führichgasse 10, 1010 Wien, Austria
+43 1 512 13 20
英文官網:https://www.theguesthouse.at/hotel-en.html
Vienna State Opera/Wiener Staatsoper
英文官網:https://www.wiener-staatsoper.at/en/
延伸閱讀:
爽遊奧地利:維也納飯店 Le Méridien + St. Stephen's Cathedral 驚魂記
爽遊奧地利:百變溫室 Palmenhaus,我的早餐,別人的小酒吧
爽遊奧地利:(上篇) 世界遺產哈修塔特 Hallstatt 我來了!!
爽遊奧地利:(下篇) 世界遺產哈修塔特 Hallstatt 我來了!!
爽遊奧地利:Steirereck 現代奧地利料理,一氣呵成的醃漬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