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下午茶/甜點/咖啡廳 (1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來自日本的人氣現烤半熟起士塔,台灣第一家落腳台北車站商圈,

記得幾年前第一次在日本嚐到,當時尚無內用形式,只好打包帶回飯店享用,

可選擇rare偏絲稠水感的起司塔或是medium rare半熟口感,台灣店則沒有提供熟度選項。

PABLO內用初訪 - 8  

濕冷週末,初展店的排隊熱潮依舊小小地燃燒著 -

PABLO內用初訪 - 22  

捷運台北車站M6出口,外帶店位於一樓離添好運不遠處,

內用在地下一樓,不過為保持通路流暢,內用排隊動線設於上樓後的轉角處 -

PABLO內用初訪 - 23  

外帶店上午10點開始營業,內用則為11點,

希望拿到第一輪的位置因而決定開店前三十分鐘抵達,果然開始營業馬上有位置 -

PABLO內用初訪 - 17  

最初先是在樓上候位,頭幾組客人在開始營業後會被帶到地下一樓門邊等候,

一次只讓幾組顧客分批入內,避免造成同時間服務需求量大增人手不足的困擾。

 

中間設有數個兩人桌位,不過桌與桌的間相隔過近不是很舒服,談話也不太方便,

幸運地被分到靠門口落地窗位置 -

PABLO內用初訪 - 1  

櫃臺商品展示區 -

PABLO內用初訪 - 18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甜甜點點,從一開始得知這家位於板橋的工作室就這樣叫著,

直到最近才發現根本大誤會,應該是"點點甜甜"才對,

英文名稱寫著 Ten Ten Den Den,照字面及發音而言也難怪我會搞混,

存放口袋名單已久,礙於時間、路程一直找不到機會造訪,

某天原本和朋友約碰面的咖啡廳在開店前五十分鐘才通知因故公休,

臨時起意轉往點點甜甜,走出捷運站往對面巷弄前進,

舊式公寓間機車不時穿梭其中,前方出現帶點歐系風格的店面,

突來的爽朗,卻又毫不違合的座落紛擾之間。

點點甜甜初訪 - 7    

如同點點甜甜的慵懶洋意及四周環境的反差,

有著西式設計調性的空間,崛起於此卻是帶點日本味道的京都丸久小三園抹茶磅蛋糕。

點點甜甜初訪 - 23  

時鐘與實際造訪時間不同,當時剛過中午12點,正等著店家開門營業 -

點點甜甜初訪 - 24  

大片落地窗,自然的光線撒落更增溫暖 -

點點甜甜初訪 - 21

 點點甜甜初訪 - 20

點點甜甜初訪 - 11    

大長桌、幾個小桌、對著店門的沙發區及一旁圓桌,

有限範圍之下各區塊維持著舒適而不壓迫的間距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就這樣..陷入乳脂的深淵 -

White Cosy Taiwan初訪 - 5  

由日本北海道四葉乳業直營的White Cosy,台灣為其海外展店的第一個據點,

聽到來自日本北國,腦海馬上浮現又濃又香的鮮奶,

受到美味記憶驅使口中唾液不受控制開始分泌,想吃! 我好想吃!

White Cosy Taiwan初訪 - 21  

馬上打電話預約,店家告知僅供現場候位,

前往時為假日,雖然感覺目前知道White Cosy的人還不多,為了確保萬一,還是選擇中午前抵達 -

White Cosy Taiwan初訪 - 20  

才一、兩桌客人!? 難得日本來台灣開的店竟不用排隊,

行前嘗試在Facebook上搜尋也查不到White Cosy Taiwan的資料,

十一月開始營業,不知是否仍在調整試探階段而放慢宣傳腳步,

要是這乳酪塔的美味傳開來...

White Cosy Taiwan初訪 - 24  

靠近門口的商品陳列區 -

White Cosy Taiwan初訪 - 22  

寬敞明亮的空間,以白色及淺色木系為主軸,席間穿插點鮮綠注入活潑氣息 -

White Cosy Taiwan初訪 - 23

White Cosy Taiwan初訪 - 25    

採自助式服務,參考menu後先於櫃臺買單領取號碼牌,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河床原址將於2016年四月初暫停營業,新據點將落腳於台北市區**

 

最早從Instagram上得知河床正在籌備開幕的消息,

等了好久總算是拿到第二批對外試營運的位置,

運氣好,恰逢十月底萬聖節期間,第二批客人正好可以嚐到應景新品"墳墓"!

河床工作室 - 10   

訂位電話不好打,但我應該算是幸運的了,十通以內就接通,還拿下星期六的位置,

除了預約需要靠點運氣,前往河床也非易事,

位在去烏來會經過的花園新城中,

搭承大眾交通工具的話得先坐到新店捷運站,之後轉公車及接駁小巴,

與其舟車勞動,倒不如直接由捷運站搭小黃前往,時間掌握也較為準確,

  

從新店捷運站坐上小黃到下車走到河床門口,約20分鐘。

河床工作室 - 28    

河床工作室位於住宅區,地址是8號,左邊這個門,不要按錯門鈴嘍~ 

河床工作室 - 18  

脫鞋入內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片對外透明窗戶,

恰巧陰天飄著細雨,山區又帶點霧氣,

近距離的枝葉加上遠方煙霧緲緲,格外寧靜放鬆 -

河床工作室 - 27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啡廳與甜點店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似乎踏進巷弄間的小店,除了沉穩豆香令人陶醉,

不時還能在冷藏櫃中發現各款小巧亮麗的糕點,

駐足蛋糕櫃前,這..到底是家簡餐店、咖啡廳、還是甜點小鋪?

ISAAC CAFE - 17  

 美麗華附近,除了捷運文湖線,週邊也有不少停車格及停車場。

ISAAC CAFE - 11  

其中兩道甜點好像上過節目,寫在外頭小黑板上宣傳 -

ISAAC CAFE - 18   

挑高空間及舒適的室內設計 -

ISAAC CAFE - 29   

牆邊座位 -

ISAAC CAFE - 6   

非靠牆的桌位使用帶有軟墊的椅子,坐久了也不易累 -

 ISAAC CAFE - 28  

後方商品擺設 -

ISAAC CAFE - 20   

櫃臺 -

ISAAC CAFE - 19   

糕點冷藏櫃,看到這個眼睛都亮了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不久經過東區忠孝東路上順成麵包旁的星巴克,裡頭空無一物,

還以為店租漲價決定另謀他處,

這幾天在各管道瞄到星巴克新概念店即將開幕的消息,

細看地址,原來和租金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重新裝潢,聲勢浩大再一發,

機會難得,趁週間早上趕來湊湊熱鬧!

星巴克龍門門市 - 27  

和改裝前一樣依然保有兩個出入口,

忠孝東路門面 -

星巴克龍門門市 - 16  

後方門面,靠近捷運東區地下街12號出入口 -

星巴克龍門門市 - 21  

兩邊皆有靠著斗大落地窗的座位,很適合人來人往的東區街頭。

 

靠近廁所的牆面設計 -

星巴克龍門門市 - 20  

若是由廣場方向進入星巴克 -

星巴克龍門門市 - 19  

服務人員活力充沛地和顧客道早安。

星巴克龍門門市 - 25  

後方陳列商品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假日的大溪老街,遊客如海浪般一波接著一波湧入巷弄中,

在古厝騎樓間循著陰影向前邁進,

時而停下腳步,吃碗鹹湯圓、豆乾滷味補充體力後繼續沿盡頭走去,

我也是其中的水分子,但隨波逐流後想找個屬於自已的空間好好放鬆,蒸發也無彷,

就這樣漂流到老街尾端充滿綠意的公園,

街頭藝人播著伴唱帶、彈著吉他,小小孩遛著在小小狗跑來跑去,

坐在樹蔭下喘口氣,這裡還不是我要找的地方,

開始偏離浪潮,來到不遠巷弄間的咖啡廳前。

倉庫咖啡(大溪) - 11  

離老街不遠的距離,氛圍卻如此不同,

少了小販叫賣聲,少了因群聚而產生的汗珠熱氣,

街坊小貓大概和我相同感覺,也跑來這兒喝口水,找尋片刻寧靜。

倉庫咖啡(大溪) - 12  

推開大門,舒適音樂伴隨淡淡咖啡香,水分子的祕密基地,我願在此輕柔地蒸發。

倉庫咖啡(大溪) - 17  

挑高空間,少數幾個座位,另外店家小規定,目前不接待12歲以下孩童,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倉庫咖啡得已保有這一抹寧靜。

倉庫咖啡(大溪) - 16  

櫃檯一角 -

倉庫咖啡(大溪) - 14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初要不是耳聞Simple KAFFA咖啡師吳則霖的資歷,平時還真不會注意到這位處東區地下一樓的咖啡廳,

2013年獲得世界盃吧台大師台灣選拔賽冠軍、

2014年代表台灣拿下世界吧台手大賽世界排名第七,

這幾年才開始接觸咖啡,深談不易,但確定的是一、二訪所嚐到的調味飲品都相當耐喝順口,

沒想到店內自製甜點也不簡單,特別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的抹茶蛋糕捲,

彷如熔岩般的乳香內餡真的太犯規。

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 - 11   

雖在地下一樓,不過由於咖啡廳外頭對著開放式中庭,完全沒有窒悶壓迫感。

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 - 8  

地下室的位置在此時變成一項優點,

室外座位對著整面紫藤牆,天氣許可的話坐這裡相當舒適,

在東區巷弄的開放空間喝著咖啡,看得到天空但不會被陽光直曬,還可避免汽機車經過的排放廢氣。

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 - 7  

門口擺有店家簡介 -

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 - 5  

Menu,可點圖放大閱覽 -

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 - 21

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 - 23

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 - 19

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 - 20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過好幾季的冰淇淋甜筒大戰似乎毫無趨緩跡象,新店面一家接著一家開,

就連大直甜點名店Yellow Lemon也在近期加入戰局,

設立於信義新天地新光三越A4館地下二樓,

以各式扼殺手機記憶體的冰淇淋甜筒吸引顧客目光。

Yellow Lemon A4-8  

A4地下二樓經改裝,由原先購物商場轉型為精緻地下街美食,

迷你超市及各家主打天然、新鮮現做的餐點進駐,

一下電梯轉個彎,以美食街而言櫃位相對寬敞的Yellow Lemon促立在前 -

Yellow Lemon A4-15  

除了Yellow Lemon本身的吧台區,前方手扶電梯旁也設有數個公共座位 -

Yellow Lemon A4-11  

主廚Andrea Bonaffini正在指導店員如何裝呈擺放特製義式冰淇淋甜筒 -

Yellow Lemon A4-14  

配料 -

Yellow Lemon A4-17  

販售項目以蛋糕櫃及少部份常溫商品、冰/熱咖啡或茶、呈盤甜點、義式冰淇淋為主。

Yellow Lemon A4-1

Yellow Lemon A4-4

工作檯左邊有個黃色亮麗造型蛋糕 -

Yellow Lemon A4-2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豔陽無情攻擊下,一碗台式傳統黑砂糖刨冰總能帶來短暫透徹清涼的美好。

建北黑砂糖刨冰-9    

鮮少在中正區出沒,特別是白天的時候,

這才發現之前引起不少爭議的貓下去及水餃名店龍門客棧就在附近,

可惜水餃得等到下午五點才營業,不然啃一大盤再去吃冰更加爽快。

 

頗具規模的冰店,由郭家三代傳承經營 -

建北黑砂糖刨冰-2  

牆面塗鴨簽名 -

建北黑砂糖刨冰-7  

戶外座位 -

建北黑砂糖刨冰-3  

夏天酷熱,通常都先鑽進有冷氣的店內座位,

但其實每次吃到最後不免全身發寒,若是陰天,說不定在外頭享用正好。

 

才剛開門就有短短排隊人潮,離去時店內早已坐滿前來消暑氣的客人 -

建北黑砂糖刨冰-13  

除了主力商品黑糖刨冰,另外提供仙草奶凍、豆花、甜湯及冷飲 -

建北黑砂糖刨冰-12  

各式餡料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盛夏午後特地前來位於中山區一處公園旁的孚羅Balsamo D'oro,

想找個悠靜的地方和朋友敘敘舊,順便一嚐招牌起士蛋糕。

孚羅起士蛋糕初訪-5  

到達目的地,卻卡在門口遲遲不肯入內 -

孚羅起士蛋糕初訪-13  

炎炎夏日,光是呆站在陰影下就能出汗的氣溫,看到大門敞開反而讓人心生畏懼。

 

也還真因此開始察看公園四週有無其它替代方案,手機裡口袋名單也緊急出動,

但太過於臨時,高溫下完全喪失思考能力,

進去問問吧,心想著,

決定踏入孚羅,直接訊問老闆有沒有開冷氣的打算。

孚羅起士蛋糕初訪-19  

幸好老闆二話不說,兩台冷氣不一會兒吹出涼風,身上汗珠似乎隨之緩緩散發空氣中。

孚羅起士蛋糕初訪-12  

牆邊儲櫃中老舊雜物還真不少,瞎湊在一塊兒倒也自成風格 -

孚羅起士蛋糕初訪-8  

吧臺作業區 -

孚羅起士蛋糕初訪-14  

洗手間在最後頭,很驚訝竟然有蹲式馬桶,還好另外設有坐式設備,

身為女生的我還是會很在意廁所的部份,甚至會成為未來是否再訪的因素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常在台北尋覓甜點下午茶的朋友對法朋應該不陌生, 

除了奶香迷人的原味22階千層,最經典的非老奶奶檸檬蛋糕莫屬,

假日下午茶時段常常出場瞬間即被現場顧客秒殺,

真多虧當初遇到法朋細膩的檸檬蛋糕,輕爽芬芳香氣、不死甜也沒有酸到牙根的困擾,

把我從美式熱愛酸甜,吃一口我自已臉才要變成老奶奶的檸檬蛋糕拉回到這優雅怡人的少女版本,

喜愛的甜點款項也因此更添一味。

可可法朋-32     

法朋是李師傅於大安區的第一家店面,

幾個室內與戶外座位,有低消限制,沒有提供wifi,且不開放訂位,

雖然如此,熱門時段常常一位難求,外帶客人也來來往往,

但別忘了,鄰近巷弄間還有可可法朋,為李師傅第二家店面,

或許是被店名混淆,來這間店的客數遠不如法朋,

"可可"法朋雖以巧克力為主,但也有販賣糕點及飲品,

出名的22階及老奶奶檸檬蛋糕應有盡有,若是內用,以後可考慮轉往二店避開人潮,

況且這兒還多了各式精品巧克力,除了榛果、香檳、抹茶等較常見款項,

另外還從北中南各地尋找屬於台灣的味道,以特有花種、香菜、甚至是醬油入味,

巧克力細膩獨到風味,不讓國外品牌專美於前。

可可法朋-19  

戶外座位 -

可可法朋-20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位於誠品松菸三樓書店南邊的the first餐廳近來好評不斷,

午間套餐$880~$1,600、晚間套餐$1,600及$2,500,

平日提供下午茶,週末還推出三層鹹甜食的雙人套餐$1,280,

此外透過專業伺酒服務及舒適場地的加持,榮登近期身邊愛酒人仕首選餐廳之一。

The First週末下午茶-4  

餐點、酒水先擱一旁,連日辛勤工作及感冒微恙似乎減少出門的動力,

身體稍稍恢復之餘,不知為何這回最想吃的竟非熱湯麵飯,而是各道精緻甜品,

也或許好不容易得已在外走動,享用下午茶時女人間的談天敘舊才是讓我迫不急待的主因。

 

初訪時可能會納悶找不著餐廳,

不用懷疑,直接向三樓書店南邊走便會遇到the first餐廳正門 -

The First週末下午茶-17   

蛋糕櫃 -

The First週末下午茶-16   

當天有兩種蛋糕,不過menu上另有提供幾款現製甜品 -

The First週末下午茶-15  

相當寬敞舒適的空間 -

The First週末下午茶-14    

自然光透過大片落地窗輕撒在餐廳內,舒適宜人,

想到台北週末,特別是松菸週遭人擠人的情況,坐在這兒享受下午茶的我一派輕鬆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爽朗 - 

是對這間咖啡廳的第一印象。

Milkglider初訪-15  

隨後被如藝術畫作般的細膩拉花吸引。

Milkglider初訪-24  

位在中山國中附近巷弄間,轉角處的咖啡廳,獨特招牌及牆面設計,凡經過必定會多看幾眼 -

Milkglider初訪-25  

戶外座位 -

Milkglider初訪-14  

大片落地窗,很難不去注意裡頭打有Milkglider的帥氣咖啡機 -

Milkglider初訪-17  

寬敞明亮的空間 -

Milkglider初訪-28  

幾分Fika Fika的影子,但多了份微工業氣息及紐約極簡風格 -

Milkglider初訪-29  

部份座位底下附有插座,店內提供wifi -

Milkglider初訪-30   

天花板照明設計 -

Milkglider初訪-6  

店內另設有小區塊販售自家品牌及進口鋼杯等商品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難得遇上服務速給五顆星的餐廳。

台灣東方文華青隅下午茶-12  

不要說是青隅,所有台北東方文華旗下餐飲在開幕之際若無餓勢力幾乎一位難求,

起初倒也沒急著嚐鮮,加上之前時有耳聞人手不足及初營運期間服務問題,隨緣就好,

友人於2014年終訂位,時間晃眼一個多月過去,總算是輪到我們,

時逢跨年前的週末午後,一行人放慢步調,在茶水點心伴隨之餘享受放空閒聊的時光。

台灣東方文華青隅下午茶-30  

以孔雀為主題設計兩個挑高空間,餐廳內附有獨立洗手間。

台灣東方文華青隅下午茶-31  

下午茶時段2:30開始,一般來說用餐至5點,

偶有拖延狀況也不會強制催趕,當然不是說要故意多待一會兒,

只是在如此舒適環境中很容易忘了時間的流逝,

會發現服務人員臉上依然掛著微笑靜悄悄在一旁整理空桌,

當餐廳變的份外安靜時,在座客人才驚覺時候不早了,

服務人員在處理這方面情形時態度得宜,就算提醒用餐時間也相當溫和,

依然給人一種凡事以客為尊的感覺,專業且不失親和力,值得讚許。

台灣東方文華青隅下午茶-2  

當天訂位於在後方區塊正中央的位置 -

台灣東方文華青隅下午茶-29  

正上方的大型華麗吊燈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真正開始喝咖啡大概是今年的事吧~

從實招來,起初還真是被坊間各式拿鐵拉花吸引,

為了滿足照相機的"攝慾",糕點旁那一壺茶漸漸被咖啡取代,

也愛上咖啡店的氣息,待在裡頭休憩充電,

步出門口時身上依然環繞著豆香,令人放鬆的氛圍就這樣伴隨渡過剩餘或許煩雜的時光。

 

接觸機會變多,從討喜、拌有鮮奶及甜度的款項,偶爾也會嘗試所謂的單品,細嘗杯中風味,

不過這陰冷的冬季,還是忍不住想點杯拿鐵,

牛奶讓帶有苦味的咖啡變得更加濃稠滑順,好適合12月的天氣。

 

位在中山區二條通的綠島小夜曲,想來很久,找到機會造訪後竟短期間連去三次。

綠島小夜曲前三訪-39  

百年的日式木造建築,經過數月翻修,

以傳統工法及材料,為老屋注入新生命的同時,也保留當初那份風華。

綠島小夜曲前三訪-38  

中山區巷弄間總是隱藏無數驚喜,除了月光高照時的燈紅酒綠,

狹小居酒屋裡滿是下班後小酌一杯的日本客人,也少不了典雅簡約的日式料亭,

座立在其中二條通巷口寧靜看著一切的,就是綠島小夜曲。

綠島小夜曲前三訪-41  

步上矮階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光之乳酪 (光の乳酪 道南 半熟 cheesecake)

光之乳酪-23  

偶爾需要離開台北透氣,

在法森用完午餐,開車來到勤美誠品晃晃,

綠蔭林道邊偶爾傳來剛出爐的蛋糕香氣,淡淡的,帶點起士的鹹甜,

才剛飽餐一頓,沒想到嗅覺彷彿著了魔,竟會同大腦下達搜尋指令,

飄來的香氣隨風散去,只好撐大眼睛四處張望,不遠處有個玻璃屋,上前瞧瞧去。

光之乳酪-19  

光の乳酪? 快速掃視門口看板,重點寫道北海道乳酪及新鮮現烤,

腦中浮現前不久才回訪位於台北中山區的KONAYUKI

其美味雙層起士蛋糕也是使用來自北海道的乳酪,

輕柔但奶香濃郁的日式風格,在未踏入這玻璃屋前就先架構起良好的印象。

光之乳酪-20  

推開玻璃門....!!! 沒錯,就是這香氣,柔和的奶香瞬間包覆全身。

光之乳酪-10  

誘人氣息、挑高空間,

加上造訪時台北細雨不斷,因此在台中遇到午後灑落一地陽光,心情更加愉悅 -

光之乳酪-9  

長形空間設計,一入內右方為嚴選食材介紹 -

光之乳酪-8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陣子和友人興致沖沖的跑去萬華陳記吃麵線,肥美的蚵仔果然名不虛傳,

但許久未見的兩個女生湊在一起,總是得找個舒服的地方邊喝著飲料邊互相更新近況,

難不成直接在麵線攤聊起來?

不情願回到常徘徊的東區,近期Starbucks因促銷活動想必也是人滿為患,

乾脆去晶華樓下喝杯咖啡吧,兩個偽貴婦這樣想著,動身前往中山區。

 

捷運中山站出來,沿著小路往飯店方向走去,

綿綿細雨的陰涼午後,倒挺適合撐傘散步於大小特色商店林立的巷弄間,

晃到光點旁偶然看見這不甚起眼的立牌 -

光一咖啡初訪-30  

在二樓嗎? 抬起頭望著,細雨也趁機躲過傘簷的遮蔽輕輕飄落在臉頰 -

光一咖啡初訪-31  

似乎是個寧靜安閒的咖啡廳,別管什麼貴婦下午茶了,就這家吧 -

光一咖啡初訪-25  

踩著階梯,牆面翻舊風格的花草設計為自已剛做下的決定打了個強心針,應該是家不錯的小店 -

光一咖啡初訪-27   

一上樓,店員親切地接過雨傘收起,說店內想坐哪都可以,

環顧四周,老屋改造裝潢的風格,不算是翻新,咖啡廳依然保有古色斑駁的氛圍 -

光一咖啡初訪-7  

還沒喝到咖啡,身心已經在這悠然的空間得到放鬆 -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都不記得上次吃到令人如此感動的甜點是什麼時候的事了,直到我遇到這個男人 -

Yellow Lemon初訪-15  

- Chef Andrea Bonaffini -

來自義大利西西里的Chef Andrea曾獲得義大利國際甜點大賽第一名的殊榮,

畢業後任職於Flipot及Sadler,兩間皆為義大利米其林星等餐廳,

經歷不僅止於自個兒家鄉,法國、日本、上海、香港等等國家都有他的足跡,

較近期待過位於英國的The Fat Duck Restaurant,也是赫赫有名連續九年榮登世界前50美味餐廳之一,

先前也在香港W Hotel擔任甜點主廚。

 

不過這顯赫的經歷在造訪時一無所知,

而是實際上被Chef的創作深深吸引,事後搜尋資料才驚覺這位健談的Chef來頭不小。

 

Yellow Lemon共有三位股東/老闆,和著名的Osteria by Angie有深厚關係,

這點沒親自特別訊問便不多加敘述,

倒是能請到Chef Andrea坐鎮,著實為台灣推向美食版圖另一高峰,未來發展不容小覷。

Yellow Lemon初訪-35  

Yellow Lemon位在大直明水路,和Osteria by Angie大直店相距不遠,

座落在寧靜住宅區的馬路上,溫和的陽光透過大片落地窗撒入,

和店家所散發出明亮、活潑的氣息相呼應。

Yellow Lemon初訪-34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篇是憑著意志力所寫出的文章)

 

前陣子剛搬家,原以為東西都已定位,沒想到某個廚具設備沒有安裝正確,

落得我放晴的午後得待在家,和四個大男人(施工人員)乾瞪眼,

電鑽的吵雜聲加上漫天飛舞的木屑...咳、咳..

我這幾天辛苦的貴婦生活瞬間化為烏有(更正:跪婦,每天跪在家裡擦地的愚婦),整個白忙一場,

施工人員在更正之前安裝錯誤期間,我也不方便一直盯著他們看,

越看越心煩,特別是傢俱上的灰屑(惱*),

只好轉身背對他們,所謂眼不見為淨,

在大功告成之前我就耳朵緊閉,乖乖對著我的電腦營幕好好寫食記..(依然惱*)..

 

來自韓國的連鎖咖啡館Caffé Bene, 最初進駐台灣時選擇高雄為第一家分店場所,

遙遠的路途一直無緣親嘗,終於在8/1,台北第一家分店開始試賣,8/13正式開幕,

這可讓我逮到機會,趁週末傍晚和朋友來試試。

Caffe Bene台北忠孝店-4  

原以為會看到大排長龍的隊伍,沒想到週六晚上還找得到位置入座,

看來應該是開始試營運的消息還未完全散佈出去,

要不然位於一級戰場擁有不少人潮的東區,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有空桌,lucky!

Caffe Bene台北忠孝店-19  

文章標籤

Cindy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