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梗圖,大致上是一個簡單的循環流程圖,
右邊是台灣的夏天,還註明著從五月到十一月,
來到下方的秋天,但很好笑的寫著「不存在」三字,
再輪到左邊是十二月至一月的冬季,
最後照流程順時鐘走到上方,竟然是代表著春夏秋冬全混亂地糾結在一塊,
還一路從二月到四月,是個超級會讓外國人摸不著頭緒的氣候狀態。
忍不住發出會心的一笑,還真的是這樣耶,
本來以為該是冬天的二月,沒想到忽冷又忽熱,
熱的時候甚至可以來到近三十度,穿短袖在外頭趴趴走都不成問題,
冷的時候可以翻臉不認人般瞬間降到八、九度,
馬路上不少人羽絨衣都出動了還是凍吱吱的模樣。
想起那天造訪午冬時就是個天氣如此善變的日子,
明明前一天還冷颼颼,誰知道隔天不但出太陽溫度還高了十度左右,
實在太難抓穿衣服的節奏,一不小心在回溫的日子裡還套上厚長袖出門,
幸好我耐熱又畏寒,加上午冬店裡的空調可涼著,
對老大來說是剛剛好且最舒適的狀態,而我正好也多了意外加穿的衣服護體,
兩個人就這樣很巧妙地各自達到舒心的平衡點,在午冬裡渡過了一個惬意的午茶時光。
運氣很好,午冬也算是家甜點兼咖啡廳的熱門店,
客滿是常態,加上店家並不會為了接更多的客人而把座位排得滿滿的,
雖然空間足夠,但實際內用位置沒那麼多。
而剛吃完午餐下午三點左右算是午冬的尖峰時段,
我們有早一點點抵達,走進去時竟然還有兩個位置可以選,
入坐沒多久正好客滿,後到的客人只好在外頭等一下。
二選一的結果決定坐在門口窗邊,
可以看到外頭偶爾的車來人往,還有一點陽光灑落在騎樓間,
是種不會直曬到但眼睛看著心裡會跟著暖和的感覺。
拿本 menu 回座位上端詳 -
午冬乍看之下更像咖啡廳,但看 Facebook 頁面的名稱寫著午冬甜點,
自身定位上或許是偏向以甜點,特別是主打各式千層酥為主,
在店裡短短一兩個鐘頭的時光也看到不少客人來外帶甜點。
決定好要點什麼後先至櫃臺買單,看到一旁冰櫃內滿滿的千層酥,
比起糕點本體,更吸引目光的是特製塑膠盒,
是不太環保,但感覺可以牢牢地保護好裡頭容易被撞到或因晃動而碎裂的嬌弱千層酥。
自助區 -
這次很節制,只點了兩份千層酥,
在櫃台點餐時可愛的店員推薦當時只剩最後一個的布丁,
我也只考慮了兩秒後果斷拒絕,看到店員意外失望的臉真不好意思,
想想當初如果換成老大去點餐,對布丁似乎有偏好的他或許就這麼入坑了。
草莓生乳酪千層酥及小山園焙茶酥頂千層酥 -
小心翼翼地把薄膜撕除。
刻意拉開千層酥的口味,品嚐起來比較有差異性,
一個是輕柔甜美的草莓生乳酪,一個是有點陽剛微苦的小山園焙茶酥頂,
果然,吃起來整體風味各有千秋,
千層酥皮也不錯,在口中層層碎開的酥皮同時間散發出乳香,
無論水果的香甜或是焙茶的苦韻都很合適。
不過在細緻度上個人覺得仁愛圓環附近的 SEASON Artisan Pâtissier 勝出,
午冬的版本比較像是食材成本低一點但份量和風格再大剌剌一些的千層酥,
沒有不好哦,午冬的千層酥是好吃的,只是走的路線不同,
我可是相當願意外帶午冬的甜點去和朋友分享,賣相佳又美味,
大概就像是孫芸芸和上白石萌音,很難比在一起啊。
桂花拿鐵 -
鐵觀音焙烏龍 -
看到這茶壺想起一件事,有天和友人在某個飯店內的咖啡廳聊天敘舊,
我顧著說話的同時邊倒茶,是個偏西式圓圓胖胖的茶壺,
就在茶杯快裝滿時友人驚呼,我本來還以為是我倒歪了溢出來,
結果仔細一看,這茶壺設計不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商品,
在很正常倒茶的動作之下它會邊倒邊漏,非得我把壺嘴直接靠在杯緣才能避免這情形,
當然午冬的茶壺沒這狀況,而且手握起來剛剛好,
可能手感特別好,才猛然撩起記憶中這個完全相反的外漏事件,
又接著想到說一般在買茶壺時好像不太會現場加水試用,
明明飯店咖啡廳用的東西看起來也不差,但沒實際使用前都很難說,
以後買茶壺時得想辦法再三確認才行。
話扯遠了,總之這回不貪心,一人各點一杯飲品一份甜點,
熱量和甜度剛剛好,也在那時不知到底該是冬天還是早春的午後獲得些許能量。
美味指數:★★★☆☆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服務態度:★★★★☆
整體環境:★★★★☆
回訪率:85%
午冬甜點
台北市大安區樂利路33號
(02) 2382-0515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5tungdessert
營業時間:
星期三至星期日 12:30 p.m. ~ 6:30 p.m.
星期一及星期二公休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樂利路美食延伸閱讀:
Wagyu Mania - Juicy 燒肉的翹楚,大推厚切牛舌與橫隔膜
紅皇后川酒 Red Queen Bistro - 全被我拿去澆飯的崩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