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般對米型義大利麵 orzo 比較沒那麼熟悉,
至少吃到或使用它的程度應該遠不及常見的長條型義大利麵,
如果平常喜歡吃偏 Q 彈口感的米飯的話,或許對米型義大利麵 orzo 的接受度會更高,
而且實際料理其實比一般的長條型義大利麵還方便,
無需另外備一鍋水先煮,可以直接下到炒好料的大鍋中,
光這點就很吸引我,少洗一個大鍋子和濾盆,
聽起來好像才兩樣東西,但平常有在洗碗的就知道,
一個笨重一個孔洞這麼多,整理起來挺費力,
想到這個,心中暗自盤算增加米型義大利麵料理出現在家中餐桌上的頻率。
米型義大利麵搭配彩椒、西班牙辣香腸、芝麻葉 -
食材 (約五至六人份)?
- 500克 米型義大利麵 orzo
- 500克/約五根 西班牙辣香腸 chorizo
- 400克/1罐 番茄塊
- 1顆 青椒
- 1顆 紅椒
- 1顆 黃椒
- 1顆 紫洋蔥
- 2瓣 大蒜
- 1小盒 芝麻葉或貝比生菜
- 1小把 巴西里
- 800ml 雞高湯
- 2大匙 橄欖油
- 些許 鹽
- 些許 黑胡椒
作法?
紫洋蔥剝皮後切成丁、大蒜剝皮後切成末,
青椒、紅椒、黃椒去蒂去籽後切成丁、巴西里切成末,
移除西班牙辣香腸的腸衣後剝成小塊備用。
使用一個大鍋,倒入兩大匙橄欖油後轉中火,
加入洋蔥丁、一小匙鹽、1/4 小匙黑胡椒,
拌炒到洋蔥邊邊開始有點微焦上色的模樣。
放入西班牙辣香腸,邊炒也一邊用鍋鏟將香腸分切成更小塊,
一直炒到香腸差不多全熟然後有些油脂逐漸滲出。
倒入所有的彩椒丁及蒜末,拌勻後再煮個一兩分鐘。
倒入番茄罐頭,裡頭的汁液也一併倒進鍋中,
拌勻,這時候就可以加入米型義大利麵,同樣拌勻。
倒入約 800ml 的雞高湯,煮滾後調整火力,保持在微微冒泡的狀態,
繼續煮差不多 12 分鐘,期間記得拌一下所有的食材,
特別是鍋底要翻動一下預防黏鍋。
快好時加入巴西里末,再多煮個兩三分鐘,
這時候可以試個味道,也順便看米型義大利麵的口感如何,
有需要的話適當調整一下或再煮久一點,
注意烹調期間水份不夠的話要酌量補充。
我自己在最後還有補加一點鹽,
特別是每個人買到的西班牙辣香腸不見得一樣,鹹度自然也不同,
重點是一定要試個味道確認最保險。
完成後盛盤,現磨些黑胡椒在上頭,
再於中間擺上些許芝麻葉即可。
國外網站可以查到不少米型義大利麵食譜,但很大的比率都會使用乳製品,
考量自己乳糖不耐的問題,特別湊出一個無乳製品的食譜,
加上使用西班牙辣香腸作為基底香氣及雞高湯入味,整個吃起來有滋有味。
最後運用生菜葉抓出一個平衡,也算是有點解膩的妙用,
選擇芝麻葉帶入一抹苦韻,非常搭這份鹹香的米型義大利麵料理,
對了,如果乳糖不耐不是問題,
可以替換或額外再加上現刨的陳年帕瑪森起司或是佩克里諾乳酪,
為本來就很夠味的主體料理額外賦予乳脂的層次。
English version:
Dairy-free chorizo and colorful bell pepper or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