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難得訂了一個 7:30 的晚餐,
以我習慣早睡早起的生理時鐘來說,這時間才用餐有點吃不消,
再者又習慣睡前六個小時不吃東西,頂多幾口簡單的餅乾零食解饞,
這頓飯算下來大概會吃到 9:30,根本來不及消化差不多就要上床睡覺,
何必這麼勉強?沒辦法啊,試著上網訂位幾次,這才發現原來花滔廚房這麼熱門,
每每一開始訂位也是當天秒殺的盛況,
好不容易忽然看到一個 7:30 的位置,也就只有這麼一個位置,
大概是哪個客人臨時有事消取,總之先搶下來再說。
或許也是因為平常作息影響,通常吃的也比較早,
結果訂位那天中午已經刻意少吃,一直到下午 5:30 ,
完了,開始肚子餓,好餓好餓,
眼看兩個小時後就要吃大餐,當下最好忍著,
千萬別破功,特別要和容易撐著的珍奶保持距離,以免受到誘惑。
沒想到老大也開始哇哇叫,兩個人虛弱地攤在家中無法動彈,只能痴痴地等待晚餐到來,
為了撐過這場飢餓,老大決定睡過去,小憩片刻,
我只好抓起 PS5 手把,沉浸在哈利波特的世界中打怪解任務,
再不然騎著掃帚四處亂飛,撐到晚餐時間就好。
果然有用,睡覺和打電動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一晃眼 7:30 到來,
火速出門用餐,來到花滔廚房門口,
店面其實不太起眼,座落在一般民宅巷弄間,
有些昏暗的色調,很可能不經意就走過頭的存在,
意外地店內座位算是寬敞舒適,明明可以再多擺幾張桌位也綽綽有餘,
感覺店家有衡量過,目前的備置剛剛好,不急不徐、游刃有餘的空間。
背景播放著輕柔的原聲音樂,可能也剛好碰上比較輕聲細語的客人,
不是預期中有點吵鬧的餐酒館,反而多了一股恬逸的氛圍,
話說我有注意到店家在每個椅腳都包上小布套,降低拖拉時的不適與噪音,
桌上也都有配置一小瓶酒精,方便客人使用。
我看看,一個沙拉、炸海鮮、兩份麵食、牛排、甜點,
要不是東北角小卷完售還是沒進貨,本來還會多一道前菜,
點餐時果然店家怕我們吃不完,建議要不要少一份麵食,
想了兩秒,「沒關係,我們好餓好餓」。
菜單上的營業時間是舊的,花滔目前只開晚上,
不然我當初一定訂中午,怎麼可能拖到晚上第二個餐期才來。
目標簡單吃、輕鬆吃、爽快地吃,
索性餐酒就直接點店家的 house wine,記得喝酒不開車,
風味自然就是易飲好搭餐,主要配著止渴解膩為目的,
如果想喝好一點,自己帶葡萄酒的話花滔算是葡萄酒友善餐廳,
只收取杯子清潔費一支 $70,其它酒款的話不在此項範圍內,一瓶 $500。
彩色卡布里 -
菜單上寫著 caprese salad,還括號 burrata,
要知道一般 caprese 沙拉是使用莫札瑞拉起司、番茄、羅勒製作,
花滔像是升級版,用上成本更高,當然滿足度也更勝一籌的布拉塔起司,
圓圓胖胖像饅頭般的起司,最外層是較硬的莫扎瑞拉,
劃開後裡頭質地柔軟細緻的絲翠奇亞乳酪緩慢流下,
口感、風味兼俱,如此強大的卡布里沙拉怎能錯過?
本來以為布拉塔起司會是最吸引目光的主角,
沒想到上桌後鋪在四周的彩色切片小番茄實在太搶眼,
由上往下看,像極了盛開的花朵,
從旁邊看,各色小番茄彷如簇擁著正中央的布拉塔起司,
實際品嚐的風味同樣讓人心花怒放,有著番茄明亮的酸及巴薩米可醋沉著的酸,
與芝麻葉的苦韻形成張力,但又隨即被起司的乳脂中和凝結,
賞心悅目之餘,這沙拉真的很好吃。
綜合炸海鮮 -
店家特別交代,如果有吃到一個有點像軟骨的東西,那個是魟魚,
之前去宜蘭的 CÔTE À CÔTE 時也有吃到它,
對我來說比較像是可有可無,沒有會更開心的存在 (笑),
相較之下,其它食材討喜度大增。
蝦子除了尾巴,大致上整尾都可以輕鬆啃下肚,
但最棒的還是炸花枝圈,切寬一點再下去炸,
想當初就是為了想吃幾口炸花枝才點的綜合炸海鮮,
肥厚的口感加上外層酥粒脆衣,總算有搔到癢處。
薩丁尼亞番紅花麵疙瘩 -
上桌時我頭歪了一下,怎麼好像和我預想的不太一樣?
我點的應該是麵疙瘩,那種口感吃起來鬆鬆軟軟的 gnocchi 嗎?
腦筋打結五秒後恍然大悟,是中外文翻譯的誤會,算是我自己沒看清楚,
菜單上寫麵疙瘩,對應的外文是「malloreddus」,又名「gnocchetti sardi」,
比較像是義大利麵的一種,外型類似小顆半開的螺型貝殼,
而我一開始以為的麵疙瘩 gnocchi,菜單上確實也有這道料理,
不過有特別把主原料寫出來,是「馬鈴薯麵疙瘩」。
雖然沒吃到柔軟的麵疙瘩有點惋惜,但小型的義大利麵也不錯,當作偶爾換換口味,
很家常的味道,千萬別誤會,這不是什麼負面的形容,
只是意外地,沒想到花滔的義大利麵是走這種暖心路線,
像是家裡老奶奶會端出的家常菜,
番紅花的香氣淡淡帶過,吃到最後也不容易生膩的味道。
肉醬雞蛋寬麵 -
喜歡裡頭先香煎過的培根塊,肉香層次更豐富,
和剛才的麵疙瘩一樣,也是走家常路線,
嚐起來不見得會有立馬驚豔或是味覺上的衝擊,但有種耐吃且令人感到放鬆的魔力。
舒心的料理加上易飲的白酒,不意外單杯量一轉眼就見底,
老大索性追加一杯的同時,我想換個味道,
雖然 grappa 通常餐後喝,說是有助消化的作用,
不管,就當作我中場也需要助消化,還可以轉換一下口中的味道也不賴,
店家得知我可能會邊搭餐邊喝後,建議這款 grappa di amarone capitel monte olmi,
酒的風味先放一邊,對於店家有在留意客人需求這點值得讚許。
炭烤美國肋眼牛排 12 oz -
唯一要挑剔的就是個人希望表面焦香的程度再強烈些,
除此之外整塊牛排的熟度抓的剛剛好,而且一塊肋眼牛排有三種不同的享受,
店家也分切出來方便客人區別嘗試,
老饕、沙朗、邊角整修的部位,肥瘦程度也一目了然。
其中最油的邊角有特別煎久一點,逼出部份油脂,
入口後當然還是肥,可是喜歡牛肉油脂香氣的人應該很對味,
也不光是油,最表面還帶點香酥脆的口感,是相當邪惡誘人的存在。
一旁附上芝麻葉沙拉搭配帕瑪乾酪,
些微苦澀的芝麻葉就好像是電視廣告上油切綠茶攻擊炸物及麻辣鍋的效果,
對上牛排也能適時發揮解膩作用,
連同帕瑪乾酪一起吃的話,濃鮮滋味則會往前邁進一大步,
雖然排餐看似基本,這些小地方都能發現到花滔的用心。
草莓千層 -
本來目標西西里冰糕,看到當日特別菜單出現千層,變心的速度和翻書一樣快。
才吃一口就知道這個心變的真值得,
整口的香甜,還有像是絲巾滑過般的輕柔觸感,
嬌潤到叉子才下去幾回合整塊蛋塊隨即化攤盤中,
而向來對草莓比較沒有愛的我,這回真的是衝著「千層」點的,
本來還怕會有一個酸口的尾韻,根本白操心,
留下的只有粉嫩果香及淡雅甜味。
千層間的鮮奶油也是大方抹上,因此除了水果的風味,乳脂也是滿盈口腔,
最後送上這草莓千層,算是在臨走前又更幫花滔加了不少分。
按照過往用餐經驗計算,
通常前菜讓人驚豔的餐廳,進入主食卻覺得少了些什麼的機率頗高,
再不然就是鹹食料理好吃的餐廳,甜點同樣討人喜歡的機率會低一些,
想不到花滔從頭到尾表現都相當穩定,暖心料理有家的感覺,
而且能在義式餐廳中吃到軟綿綿的草莓千層,
猶如被包覆在粉紅泡泡中的心情收尾。
感謝霍格華茲讓我暫時忘卻先前肚子咕嚕咕嚕叫的困擾,
下午撐著多餓那幾個鐘頭果然是值得的。
美味指數:★★★☆☆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服務態度:★★★☆☆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整體環境:★★★☆☆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回訪率:85% (主要是難在不好訂位)
花滔廚房 La Cucina di Flora
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20巷31號
(02) 2577-2445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acucinadiflora
inline 訂位:花滔廚房線上訂位
營業時間:
星期三至星期日 6:00 p.m. ~ 9:30 p.m.
星期一及星期二公休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