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這沖繩行以B級美食為主,
也說不上太隨心所欲挑店家用餐,
主要還是以遊玩路線為主,再研究鄰近地區有什麼值得一試的料理。
其中必吃當地料理之一就是沖繩そば,不過這裡的そば可不是一般認知的蕎麥麵,
反倒和使用麵粉製作的中華麵更類似,
而傳統作法還會加入木灰/木灰水,即特定樹木燃燒後的灰燼製麵。
得轉進這條巷子裡才會看到きしもと食堂 -
都跑這一趟了,當然要吃就吃摻了木灰的老店鋪,
島上有幾家仍使用傳統製程,其一為偏北部創業於1905年的きしもと食堂,
若從水族館出發,往南開約十分鐘車程。
復古感小店,門口還有個小小的洗手台。
停車資訊 -
抵達時早已過了午餐時段,不然依網路資訊,很容易遇到排隊候位的情況,
有好有壞,
きしもと食堂就只提供兩種菜色,沖繩そば和早已完售的ジューシー飯料理,
想吃到這裡的飯料理,真得早點來才行。
店家好像會觀察一下是否為觀光客,會先刻意安排外來客坐在桌椅的位置,
若是日本人,會特別訊問想坐榻榻米還是桌位。
入座後送上一壺水,不過另外訊問的話,店家也會提供熱茶讓客人暖身,
別以為沖繩四季如夏,一年中還是有幾個月會像台灣今天這樣濕濕冷冷的 -
木灰木灰,摻了木灰的麵條吃起來有啥不同?
講實話,我也不清楚,
而且整趟沖繩行,這也是唯一一次吃到沖繩そば,
無從和其它當地店家比較好吃與否,還是麵條的差異性在哪。
不另外比較的話,きしもと食堂的麵條粗粗胖胖的,
手作的口感,有點厚實但還不到彈牙的咬勁。
鰹魚高湯搭配三片厚厚的滷豬五花,稱之為"三枚肉",
偏甜的口味,特別是咬下豬肉時,是不是加了沖繩特產黑糖?
有別於白糖,是比較沉穩的甜香氣,
一絲一絲滲入豬肉的纖維中,越嚼那醬油及糖的滋味越發明顯。
也有點像是在吃台灣南部滷肉的感覺,但再輕柔些,沒台灣版本這麼沉,特別是醬油的部份。
還可以加些沖繩當地的辣椒醬,浸泡在泡盛中,有點衝鼻的香氣,
像是帶點發酵醋勁的辣感,提個味而已,實質上的刺激程度倒是還好。
還不錯啦,像是把家裡滷的一鍋肉和另外熬好的高湯,再混些烏龍麵拚湊起來,
倒也不馬虎,每個項目都有仔細調味製作,
就是種吃到有用心準備的家庭料理的感覺。
一旁正好是個小市場,隨處拍拍 -
車子停在鮪魚君旁 -
其它沖繩行的隨手拍 -
最後以美國村的Betty與Big Boy作結 -
總覺得這兩個人選錯邊站...
きしもと食堂
沖縄県国頭郡本部町渡久地5
0980-47-2887
營業時間:
星期四至星期二 11:00 a.m. ~ 5:30 p.m.,不過賣完的話會提早打烊
星期三公休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延伸閱讀:
超越海景,限定13歲以上入住條件沖繩飯店 - The Terrace Club at Busena
來沖繩就是要吃Tacos啊!? 宜野湾市メキシコ (Mex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