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唱中) ~~新年到,祝新年,新年啊,年年年~~
為了增添點年味,這份食譜文原本打算在我網路收音機一路放著新年快樂歌的背景音樂下寫完,
熱鬧歡愉的氣氛進行了三分鐘我的腦神經開始無法運作,看來咚隆咚隆鏘的聲音果然無法持續太久,
只好轉回和過年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蕭胖(Chopin)大人,改以悠揚的鋼琴聲相伴。
年節期間雞鴨魚肉不可少,之後難免會剩下不少食材或是吃不完的料理,
好養的我,同樣的菜可以連續吃好幾餐都不膩,
挑嘴一點得吃不同料理的話,肉菜類最簡單的就是靠炒飯、炒麵轉換味道,
雞湯可以加料熬粥,不怕麻煩的話,還可以試試這道參考李梅仙老師的蔥開煨麵!
食材 (兩人份)?
烏骨雞湯:
1小隻/約2台斤 烏骨雞 (一般大小的話用半隻即可)
2支 青蔥
6顆 大蒜
煨麵:
2人份 新鮮白細麵
5杯 雞高湯
6株 青江菜
5支 青蔥
2湯匙 蝦米
6湯匙 橄欖油
2湯匙 醬油
2湯匙 黑豆蔭油或蠔油
2茶匙 紹興酒
1/4茶匙 白胡椒粉
1/4茶匙 鹽
1/4茶匙 黑糖
做法?
遇到需要參考食譜的時候,通常我都是大致看過一遍,
了解主要食材和調味,在烹調時則是依自已的喜好調整實際使用材料和拿捏調味,
這份蔥開煨麵食譜也是如此,一般的蔥煨麵在調味上較簡單,而李老師的版本甚至加了紹興入味,
光紹興二字就覺得厲害許多,特別去買個小隻的烏骨雞熬高湯,
一半拿來做煨麵、一半則用來做薑絲掛菜湯,幫自已進補一下。
雞湯部份,過年有剩的話就直接回溫使用,
另外再熬的話就將雞放入大鍋中,加水至略微蓋過雞的高度,
我的大湯鍋還在紙箱裡,只好先用這紅鍋頂一下。
切除兩支青蔥根部、大蒜切除頭尾剝皮後一併放入鍋中,水滾後轉中火熬兩小時,
期間記得察看熬煮情形,把灰白色髒髒的浮沫舀除。
湯煮好後留約五杯的量做煨麵,剩下的可以再行變化,
甚至可以分批冷凍或是冰成高湯塊以備不時之需,
雞肉部份我則是剝絲,之後會加入黃瓜、銀芽等做成涼拌菜。
蝦米洗一下以冷水泡開後用廚房紙巾擰乾,切碎備用。
燒開一小鍋水,放入整株青江菜川燙,
水再次滾開後就可以把菜取出,放入冰塊水中急速降溫,以保翠綠色澤,
如果買到的青江菜太大支的話可以稍微剝去外層較大的葉片,
切除最底下較老的根部,但注意不要切太多,以免斷了連接每個葉片的根部,
這是為了端上檯面好看的作法,自已吃沒關係的話當然也不一定需要過冰水,
直接燙一下,重點是要營養均勻,多吃點蔬菜。
使用另一個大炒鍋,待會兒要加湯所以選用略有深度的為佳,
倒入橄欖油,量會比平常炒菜多些,
青蔥部份,可以先留一點蔥白細切,上桌前再撒在麵上,其餘切段以中大火爆香 -
切記一定要爆到蔥段焦焦帶點木頭的顏色,香氣才夠。
爆好蔥後加入蝦米,要小心,爆蝦米很容易噴油,我通常都會拿個紙巾擋著,
不過拿個鍋蓋在廚房上演美國隊長也ok,總比被燙到好。
蝦米爆快一分鐘,等香氣出來後加入醬油、黑豆蔭油或是蠔油、紹興、白胡椒粉、鹽、糖拌炒一下,
再來倒入高湯煮開。
麵條部份最好找新鮮的白細麵,不但麵體部份可以容易沾上黏糊的醬汁,
新鮮的麵都會有一層麵粉包覆著,一起下鍋煮形成天然的欠汁,滋味更為融合。
湯滾後放入麵條拌一下,快完成後的湯汁應該像稀稀的勾欠汁,
麵條煮到喜歡的口感後即可裝盛碗中,我這個差不多只煮了五分鐘。
最後放上青綠色就算自已吃看了也開心的青江菜,撒上預留的蔥白即可。
以前都是喜歡撒上蔥綠的部份,不過這幾個月開始偏好蔥白,
味道更沖,咬下去時也較有口感。
年節吃這道,希望大家蔥蔥衝,財源好事滾滾來(拱手給大家拜好年)~
(紅包勒? 紅包也要來!)
其它亞洲麵食食譜: